二人径直去嘉鱼坊,循着河道走,抬头就能望见一座高塔,高塔所在之处就是瑞光寺。回到熟悉的地方,孟青浑身舒畅,她跟杜黎闲聊:“我小时候闲着没事就喜欢往这儿跑,数过路的大船,有时候还去鱼市看渔民卖鱼。”
“我在鱼市见过你。”
“什么时候?”孟青回忆,她丝毫没有印象。
“四年前,是个夏天,收完早稻种晚稻的时候,我跟我大哥在田里逮三桶泥鳅和鳝鱼,我们搭船想来鱼市给卖了,进鱼市就撞见你在跟一个鱼贩在吵架……”
提起跟鱼贩吵架,孟青顿时想起来了,“那个鱼贩是奸商,见我年纪小,想把半死的鳜鱼卖给我,我不肯,我要自己挑,他就甩脸子,称鱼的时候还溅我一脸腥水,我就跟他吵起来了,最后那条鱼也没买。”
“他气得要揍你,你威胁他你家里是开明器店的,他敢动你一下,你就让你爹做法诅咒他,让他祖祖辈辈都倒霉。”杜黎笑,“我丈人真懂这个?”
“吓唬他的。”孟青得意地笑,“那个鱼贩脾气不好,我那会儿真担心他动手打我。”
河上出现一道拱桥,孟青和杜黎从桥上过去,拱桥的另一端矗立着一座茶寮,煮茶的茶博士是孟青认识的,她停下步子说几句话。
绕过茶寮过几座民房,再过一道拱桥就到嘉鱼坊了。
孟家就在坊口,大门上落着锁,家里没人,孟青从衣襟里掏出一根青色的绳子,绳上串着两把黄铜钥匙。
【作者有话说】
明晚八点见,可算发出来了
第12章 · 第十二章
孟家居住的房子是个二进院,后院住人,前院被四五个棚子分割,堆放着竹子、竹条,圈养着十只鸡,养着一头驴,靠墙还放着一架木板车,布局杂乱拥挤,但收拾得很干净。
驴从驴棚里探出头,它冲孟青“咴咴”叫两声。
“大毛,我回来了。”孟青高兴地打招呼。
“它叫大毛,六岁了。”她介绍。
杜黎无奈,“我晓得,我来过,你也跟我说过。”
“这不是担心你忘了。”孟青领他去后院,后院地方不算大,跟杜家占地不能比,堂屋、厢房和灶房都安排在后院,房屋之外的空余土地只有杜家院子的三分之一,不大的地方还种着孟青的橘树和孟母的桂树,树坑用圆润的太湖石排列一圈。
这个小院生活气息浓郁,杜黎每次过来都会打量许久。
孟青的闺房还是她上一次离开时的样子,不过床上是空的,被褥洗晒后装在箱笼里防潮。她急着要去给爹娘做饭,暂时没心思开箱铺床,她把孩子抱去孟父孟母的屋里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