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黎下意识不想答应,然而锦书和巧妹牵牛回来了,这事不适合再谈,他暂时放下隐忧。
晚上吃饭,杜悯一直在等孟青提明日回娘家一事,但她如忘了一样,始终不露口风。
“阿悯,你明天不急着回书院吧?要不吃过午饭再走?明天让你娘留家里把羊腿炖了。”杜父问。
杜悯瞟孟青一眼,说:“行,过午乘船暖和些。”
孟青还是对回娘家一事绝口不提,屋里睡觉的孩子醒了,她起身回屋哄孩子。
杜悯只能耐心等待。
*
夜里,孟青抬手碰一下身侧的男人,“杜黎,我这心里怎么一直不踏实。你说你三弟干这种事,我俩都能知情,怎么就非要瞒着你爹娘?”
“我也在想,你回娘家做纸扎,长则一两个月不会回来,回来也不能久待,家里的蚕桑和农活你不沾手,到时候我爹娘兄嫂都看你不顺眼,我们这一房又要沦为全家的敌人。”杜黎忌讳这种情况发生,他心里已有主意,“我明早就去跟我爹娘说,他们担惊受怕也好,愧疚难眠也罢,反正他们一定要知情。总不能你出力,最后还落一身埋怨。”
孟青藏在暗处庆幸一笑,他跟她想到一处去了,她从始至终就没有隐瞒杜父杜母的打算。她要让他们知道她握着杜悯的把柄,这辈子别想在她面前搞鬼作妖。
“你别一个人直愣愣地闯去说,先跟三弟透个气,最好你俩一起去找爹娘,让他去说,你爹娘更信他的话。”孟青提醒。
“好。”杜黎睡不着,他起身说:“我睡不着,我现在就去说吧。”
“我还想睡呢,今天累了一天。”孟青按住他,“睡不着你闭眼数数,别影响我。”
“你先别睡,我们说说话,你明天就要带孩子回城,下次见不知道啥时候了。”杜黎叹气,他侧过身望着被下隆起的身影,问:“你都没跟我商量,怎么就答应他了?”
“于他有利,于我们望舟也有利,值得冒险。杜黎,我们要赚钱攒钱,等望舟满六岁,就送他去私塾上蒙学。”孟青可不想留在婆家做苦力,日后需要用钱的时候又频频回娘家借。
最紧要的,她憧憬由她带来的纸质明器能在唐代掀起风潮。
【作者有话说】
明晚八点见
第10章 · 第十章
雄鸡报晓,冉冉升起的朝阳一点点蚕食掉天际暗淡的星光,碧水环绕的杜家湾从青色的水雾中露出黄泥土墙。
孟青和孩子还在睡,杜黎轻手轻脚拉开门出去,对面的灶房冒出炊烟,里面却没有人。他看水缸里还有小半缸水,今早暂时不用挑水,脚尖一拐朝中堂去。
“锦书,快醒醒。”北屋里,李红果拍醒儿子,她念叨说:“快穿衣起来,去找你三叔念书,他今天一个半天都在家,你好好跟他学个半天。”
杜明被吵醒,他不耐烦地翻个身,烦躁地说:“用得着这么早?你别去打扰三弟睡觉。”
“你三弟早就起了,我去抱柴的时候就听到他在书房背书。”李红果把巧妹也拽起来,说:“少睡点,跟你们三叔学,别像你们爹,除了吃就惦记着睡。”
杜黎走进杜悯的屋,屋里还飘有烛油燃烧的味道,再看油盏,里面盛的油已经见底,可见他昨夜又在熬夜温书。
一墙之隔,杜悯站在大开的窗前抑扬顿挫地背书,双眼闭着,很是沉浸。
直到一卷书背完,他才满意地睁开眼。
杜黎敲敲门,“三弟,我进来了啊。”
“进。”杜悯心头大事得以解决,他精神亢奋,见杜黎推门进来,他中气十足地喊一声二哥,“二哥,你起得挺早。”
“不及你早,你天不亮就起了?”杜黎指一下桌上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