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灶房里,几个村民正在不断的生火烧水,拧帕子,祝余的背后站着好些村民,有人说起自己从前生产的时候,也是这样,像死了一回。屋子里不断传来接生的人打气的话音,人一多,屋檐下便有些站不开,村民们索性就站在暴雨中的院子里,静静等待着。
人一多,一时间也帮不上什么忙,祝余便往外走了些,四处查看,都没见到十一,正准备往下走去找青岚他们时,便听见远处有人大声呼救。
她三两步便跳下了土坡,朝那人奔去,萧持钧紧跟着她,两人近前一看,是先前在河道里将十一蹬走的那人,祝余顿时冷了脸色,下一瞬,却看见他背上背着的正是十一。
那人看见她,认出来是当时河道里的人,面上顿时有些尴尬,但也不敢多耽误,解释道:“这人受了伤,晕倒在苇草丛里,我就把她背来了。”
祝余自他背上接过十一,抱着她往土坡走,萧持钧正要一道走,便听得那人补充道:“……那儿还有个昏迷的孩子,我瞧着没受伤,就把他放在西边牛棚上的土坡了,这位……大侠,能否替我走一趟,我这儿实在是没力气了。”
他畏畏缩缩地看了眼萧持钧腰间的佩剑,而后朝他一拜,便溜之大吉,往山口去了。
萧持钧便只好往西边去寻那昏迷的小孩,祝余抱着十一上了村口的安置点,放在另一处小房间里,所幸官府的人带了不少大夫来,当下便有些着手处理十一腹间的伤口,安置点只有这两间房,还有一间是专用来烧水煮饭的灶房,此刻,一半是产妇声嘶力竭的呼喊,另一半是大夫们焦头烂额地交谈着伤口要如何处理。
祝余的脑海中嗡嗡直叫,不多时,她正在按大夫的话给十一褪下外衣,外边便冲进来一人,她愕然抬头,游卓然气喘吁吁,停在门边,看着十一。
身后跟着青岚无咎和决明,方才他们刚好在半道遇上了萧持钧。
大夫要给十一包扎伤口,祝余起身,将游卓然也带了出去,十三月便一起等在门外,祝余将大致的情况与他们说了,众人沉默下来。
天色已晚,屋子里点起灯火,祝余将院子里的村民一一招呼到檐下,萧持钧带回来的那个孩子正被几个村民带着在灶房里洗澡,穿好干燥的大人衣裳后,便被抱着坐在灶堂前面,一边添柴一边取暖。
生孩子是场力气活,转眼便到了夜半,孩子还是生不下来,这样折腾下去,大人也要没力气了,眼看着就要被硬生生耗死,有生产经验的村民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
十一的伤口已经被处理妥当,只是伤得太深,大夫说触及根基,往后都得静养,不得劳累,祝余听了当下便白了脸,人是跟着她一道去的,如今却伤成这样,她进去瞧了瞧,屋子里血腥味还很浓重,十一静静地躺在榻上,人还没醒。
祝余低声询问大夫,可有什么补救之法,大夫说也只能养着了,人送来的太迟,能救回来一条命已是不易。
这话让游卓然听了去,他僵立在门边,祝余起身给他让出位置,侧身而过时,轻拍了下他的肩膀,青岚和决明红着眼,想到十一今后不能再习武,便心如刀割,这样活泼机灵的少年,心里装着五湖四海,总想着等世道太平了就要去纵马江湖,仗剑天下。
祝余喉头颤动,别开脸,肩头微微耸动着,青岚揽了她,两人靠在一起,青岚轻声说:“等过了这阵,我便去寻些医师来……”她话还没说完,祝余便抬起头,目光掠过一旁的萧持钧,想起一个人。
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对青岚说:“我认识一个神医,等过阵子,我带她回京。”
她说的是萧持钧的小姨。萧持钧颔首,青岚见状,轻拍着祝余的肩头,没再说什么。
众人沉默着,没过多久,屋子里传来几声抽噎声,青岚往屋内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