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把礼放下吧。”慈姑挑挑眉。
两人放下礼盒却不走,黎莫萃胆子大些,上前道:“其实,我们是来请康娘子教我们做八宝鸭的。”
“八宝鸭?”
慈姑这才想起从前黎莫茹投壶输给自己后,当时她自己提出的惩罚便是要黎莫茹亲手做一道八宝鸭。
黎莫茹鼓起勇气:“当日康娘子要我做八宝鸭,我后来寻了家里的厨子和外头的厨子,都说不会做这一道菜,是以我一直没有做。今日厚着脸皮请康娘子赐教……”
“还请康娘子原谅我们姐妹,我们这回是真的知错了。”黎莫萃在旁边帮腔。
慈姑摇摇头,又好笑又好笑:“那便来吧。”
汴京城里沟渠遍布,是以鸭子容易买,勺儿出去便拎了三只鸭子进来。
慈姑洗净鸭子,而后拿起一柄尖刀,从鸭脖入刀,将鸭肉中的骨头剔除出来,最后将刀探进去:“这道菜最难的是起四柱,就是将鸭翅和鸭脚也一并剔除却还要保持鸭皮的完整。”
她摇摇头:“这却你们学不会,还是叫我徒儿代你们来。”说着便叫勺儿、果子将鸭子剔除干净。
黎莫茹盯着目瞪口呆,除了在御筵上她还从未见过这般高潮的技艺,怪不得康娘子脚店能在京城风靡一时,单是其中这一道菜的功夫便已经能成一家酒楼的招牌菜。
见鸭子处置后,慈姑便教两人用黄酱和黄酒、酱油拌制酱料,而后用手将酱料涂抹到鸭子身上,确保里里外外每一处都沾染了酱料。最后放在阴凉处冷却。
而后又拿出莲子、香菇、干笋、红枣几种干果,又与糯米,指导两姐妹泡发起来,旋即拍拍手:“明儿再来吧。”
“明日?”
勺儿插嘴道:“当然是明日了,这糯米要泡发一夜,鸭子也要腌制一夜。”言语间觉得他们俩少见多怪。
慈姑打圆场:“许多菜肴制造起来都费力耗时。”忙将这几人拆开。
到了第二天,黎家姐妹果然都乖乖来了。
慈姑便叫他们将冬菇仔细切成细碎小丁,黎莫萃道:“从未切过香菇,可如何是好?”
“只要想做,便能做成。”慈姑摇摇头。
黎莫茹仔细咀嚼着这句话,可不是么?不过是,若有心去做,又何愁不成?她敛去心里的浮躁,仔细打量慈姑的动作,而后回忆她的方法小心切开香菇。
黎莫萃也学着切完了香菇丁,两人从未自己亲手做过什么菜,都觉新奇有趣,一会功夫便将糯米、香菇丁、莲子、干笋、红枣等八种馅料都切完用酱料拌了起来。
慈姑看着她们两人虽然切得歪歪扭扭,却也都认真切完,满意地点点头,而后将昨日风干好的的鸭子拎着脖子放入油锅油炸,再舀起一勺凉水冲去上面的浮油:“这么做一是为着不油腻,二是为着冷水激皮,使得鸭皮紧缩紧致,以后的口感更好。”
不多时两人便都也跟着处理完。
慈姑便将馅料填进鸭肚,而后用荷叶包裹,将鸭肉上锅蒸煮了起来。
鸭子做成出锅后金黄油亮,在蒸锅里腾着茫茫白气,两姐妹皆激动不已。她们还是第一次自己做出这般繁复的美食,当下皆欢呼了起来。
慈姑又叫厨房里几位徒弟将做好的膳食打包放入食盒里,这才带着她们一起上了马车。
一行人来了一处庭院,门口高悬一副牌匾:“慈幼局”。黎莫茹一脸纳闷,黎莫萃也是一头雾水,等着慈姑解释。
原来大宋有专设的慈幼局,里头皆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官府拨了官田养育这些孤儿,还设置了乳母。
可因着物力有限到底只能温饱,而不能保证孤儿们大鱼大肉。
“康娘子来了!”慈幼局的乳母们瞧着她们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