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后续林琅妤也大概知道,她都是听父亲说的
可能是因为这件事情起的头,景侯爷对内阁大臣们一直不怎么待见。
朝堂之上,只要是内阁大臣的提议,或者说是国策,都会被景侯爷站出来批的体无完肤。
几乎已经可以说得上是明着针对了。
偏偏因为绥安侯府的威望以及景侯爷本人受到的百姓爱戴,以及大部分官员的支持。
内阁大臣们即便是有气,也只能忍着。
再到后面,就是林琅妤成功认亲了……
而她认亲没多久,内阁首辅和次辅都退了下去。
父亲当时回来的时候看起来很高兴,因为说这二位并不想下去,是被迫告老还乡的,其中自然也有景侯爷的手笔。
到后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反正后面父亲是做了内阁次辅的。
可这辈子情况似乎变了
父亲能不能当内阁次辅,林琅妤现在不太确定。
她现在只奇怪为何土地税收的事儿被侯爷提前知道了,不应该是在朝堂早朝时知晓,然后驳斥内阁首辅吗?
现在不仅提前知道,还直接驳斥了父亲,这么下去可不好。
上辈子内阁首辅跟次辅一直被景承昭针对,后面都被迫告老还乡了。
现在提出这个提议的人是父亲,没有内阁的其他大臣挡在他前头。
如此说来,这些怒火岂不是都让父亲一个人承受了去?
那自己又该怎么办?
林琅妤越想越急。
景承昭要是知道林琅妤心里想这些,估计都要说一句“拜你所赐”。
第120章 自作聪明
说起来他提前知道这事,也的确是因为林琅妤。
要不是因为林琅妤提前上绥安侯府认亲,景承昭也不会因此对林家包括林尚书格外关心。
调查的时候自然也顺手把林尚书也给调查了一番,然后这个折子的事情自然就打听到了。
林尚书也是打着好算盘,早就猜到这种会让百姓遭受损失的事,景侯爷和朝中清流一派的官员不会同意,因此做得很是低调。
做完后直接交到内阁,由内阁大臣先商议着,再找个机会当众说出来,最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他想着,景侯爷和清流即便是一心为百姓,可也得考虑考虑国库空虚的现实。
要是当着皇上和诸位大臣的面提出,再提出国库空虚的危害,景侯爷或许就不会反对,亦或者反对也无效。
只可惜林尚书的算盘打得好,却没想到景侯爷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
上辈子就直接当堂驳斥,丝毫不给面子,把他们骂得狗血淋头。
这辈子既然提前知晓,自然也是不能坐视不理的,直接当着林琅妤这个女儿的面就给了林尚书没脸。
厅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景承昭达成目的,表情倒是从容。
林尚书如坐针毡。
林琅妤暗道不妙。
如今最着急的便是林琅妤了,她必须扭转这个局面。
想了想,林琅妤主动站起来说道:“侯爷,我父亲有这个提议也是为凌沂国考虑,他没有私心的。”
“我听说最近两年凌沂国收成不错,要是多交些税,补充国库,并不是什么坏事。”
“等国库充盈之后,后面再降下来就是了,毕竟国库空虚是个隐患,万一凌沂国碰上灾年,国库空虚没银子如何赈灾呢?”
“国库充盈总比空虚好,有备无患嘛。”
林琅妤自认是在替父亲找补,说话时很是真诚。
而且她觉得这个提议绝对不会出错,因为明年的确有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