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

即使是经鸿这种对看中的一切东西倾尽全力的人,其实也明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事事都如愿,很多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很多公司投不进去就是投不进去,不必强求。他相信周昶也知道。

只不过周昶是从来不受气的。

而且看起来周昶也非常想要Saint Games公司的控制权。据赵汗青说,清辉已经与Saint Games那边谈判超过六个月了。

现在Saint Games主动请求泛海成为白衣骑士击退清辉。

想起周昶捎上自己去重庆的那一次,经鸿愧疚了一秒钟。

不过很快他就放下了心理包袱他是他,泛海是泛海。同样,周昶是周昶,清辉是清辉。

“”有意无意地,经鸿又再次点开了与周昶的聊天页面。

最后一条依然还是那句语音:“够无情的啊。”

经鸿自然不会透露泛海集团的计划,他看了会儿那句语音,顺手点了一下周昶的头像,点进去了周昶的页面。

上面名字就是“周昶”,头像是一轮烈烈燃烧着的红日。

几秒后,当经鸿的两道目光扫到周昶在这款APP上的ID时,他突然间愣了一下。

周昶的ID叫作“Eternal-SunshineZhou”。

乍看之下没问题,且非常符合周昶的设定。

Eternal,永远的,永恒的;Sunshine,阳光、日光;合起来,就是周昶的“昶”字,永恒日光。

但经鸿突然想起来,他曾经见过一样的ID。

Eternal-SunshineZhou。

那是2007年,11年前。那一年iPhone发行,移动互联网的大幕拉启,整个美国上上下下为这款手机而疯狂。当时还在过博一暑假的经鸿并未寻求父亲的帮助,而是与同学们一道儿,在苹果店的大门外彻夜排队、彻夜等待。

拆封后经鸿同样非常震撼。他之前也玩儿过PDA以及黑莓等能看网页的智能手机,但经鸿立即意识到,iPhone是可以颠覆“手机”的概念的。

于是经鸿泡在了美国的开发者社区里,学那些iOS应用的编写,他开发的一款应用还取得了不错的下载量。

后来到了2008年初,中国也终于有了苹果的开发者社区,即使当时iPhone并没有进入中国消费者要找经销商,想正常使用还必须“越狱”。那个时候,因为英文很好,经鸿开始翻译一些美国的开发教程,也回答其他开发者的问题,给出他自己的建议。

当时论坛是有几个“大神”的,他自己是其中一个,教程也最受欢迎,而其中还有一个,就叫“Eternal-SunshineZhou”。

与自己不同,Eternal-SunshineZhou好像对那些应用在中国推出后的市场反应更感兴趣。Eternal-SunshineZhou发教程、教别人,但非常在意市场早期那些APP的受众反响。

那一年经鸿21岁,周昶也一样。

不过仅仅半年之后,他与那个Eternal-SunshineZhou就都退了。经鸿不想让iOS开发占据自己太多时间。

当时,对于“Eternal-SunshineZhou”这个ID,经鸿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前几年有一部很经典的爱情电影叫《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经鸿以为这个ID的后面是什么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