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君行若是她命定的良缘,她相信,他会是她心底深处的那个人的样子。
“就是,夫人你得给她立立规矩。”冬玉是满心希望自家小姐和姑爷赶紧开花结果。
江攸宁懒懒地往后一靠:“我现在可没心思管她的事,只要她安分不惹事,我不会为难她。”
靠在椅子上眯了一会儿过后,她起来:“备车,我要去摘星楼一趟。”
这段时间她没去摘星楼,有赵庆在那里她也放心,上次让赵庆查的事,今日过去看看。
有些事情不是光看表面这么简单,只要她还在郡王府一天,就自然要管的事情。
穆君行赶到畅新院,江攸宁刚刚上了马车离开。
他看看走掉的马车,想也没想骑马跟着过去。
平日出门,江攸宁觉得车厢里闷就掀开车帘看看外面,今日也不例外。
看着看着,她慢慢皱眉。
今日似乎有不少乞丐。
正想着,马车猛然顿了一下。
“怎么回事?”冬玉问外面。
“夫人,有个乞丐差点挡了路。”车夫的声音传进来。
又是乞丐?
大蜀京城繁华,平日根本没有这些乞丐,是发生了什么?
“冬玉,让马车找个地方靠边停下,我们下车走着过去。”她吩咐冬玉。
冬玉出去告知车夫,车夫靠着路边停下马车。
江攸宁一下马车就有一对母女乞丐走过来:“夫人,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冬玉。”她想都没想,喊了一声冬玉,冬玉便知道去做什么。
“大嫂,过这边来。”她拉着那位大嫂到一旁巷子旁。
很快,冬玉买了些吃的回来。
“大嫂,这些你拿着慢慢吃,别饿着孩子。”她把东西直接全都递给大嫂。
大嫂拉着孩子就要跪下,千恩万谢地掉了眼泪。
江攸宁赶紧伸手扶住:“大嫂,不可。你们是哪里人?怎么会流落到京城?”
大嫂拿一个包子递给孩子,剩下的小心着收到怀里:“夫人有所不知,我们是安城人,家乡闹灾,无粮食收成,我们只好出来讨生活。”
安城?
江攸宁的脑中迅速闪过上一世的事情,安城发洪水闹水患,是她想出了治理水患的办法,杜修远在朝堂上提出,皇上夸赞,令杜修远去安城治理水患,那一功,劳苦功高。
算算日子,安城是进入讯期了,这似乎比上一世来得早了一些。
上一世这个时候安城应该刚刚开始连阴雨天,安城每隔三五年便发一次洪水,有的百姓早早地便出去乞讨生活,过了讯期再回家乡。
看着这对母女,她又问了一些有关情况,随后对她们说道:“你回去和你们安城来的乡亲们说一下,明日郡王府开始施粥,你们没有饭吃便去,大嫂,告诉乡亲,皇上不会让百姓们挨饿,也不会让你们流离失所,你们放心,皇上会派人治理水患,防洪抗汛,定会把安城水患彻底治理,让乡亲们以后无后顾之忧。”
上一世这个功劳是她的,这一世,就还是她的。
治理水患之策是杜修远朝堂上提的,皇上当朝夸赞,朝堂之上人人皆知,那么,江灵雨也是知道的。
她正奇怪,宫宴后杜家怎么没动静,看来,江灵雨用治理水患这件事又让杜修远起了贪婪之心。
事不宜迟,这件事不能从杜修远的嘴里说出来。
想到此,她安抚好大嫂,立刻重新上了马车往摘星楼去。
她必须要快一步有人到达安城,让赵庆去就很合适。
穆君行也发现了乞丐多起来的现象,看到江攸宁下了马车,他也下了马,让九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