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敌叛国的证据,哀家还知道他是如何阖家十几口人,尽数死在家祠内?”
90☆、第90章
◎宋相败走◎
庆帝指节骤然收紧,望向殿中的周太后时,眼底掠过刀芒,又瞬息化作春风。
“母亲怎么来了?”他亲自步下御座,温声道,“母亲久居深宫礼佛,怎会知晓朝堂纷争?莫不是受了奸人蒙蔽?”
他端方仁孝的模样,任谁都要称颂,可言辞之间却含着警告。
周太后扶着拐杖的手,在金丝翟衣下气得微颤,双眸淬着玄铁冷意。
“圣上这是怪哀家多事,不该干涉朝堂?还是不肯承认佑宁,留着周家的血脉?”
她凤头杖铿然杵地,苍老嗓音劈开龙涎香雾,掷地有声。
“若是旁的事情,哀家可以装聋作哑,但涉及周家,哀家这个讨人嫌的老婆子,由不得要多说几句。”
庆帝急步下阶搀扶,“母亲折煞儿臣了!母亲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他此刻才惊觉失算。
先帝将他过继给周皇后,明为立嗣传他大位,实为保全周皇后。他也顺势假作仁孝,各取所需...
可原当周家绝嗣无患,这才小看手持御杖的周太后,岂料竟冒出个周家遗孤?
庆帝目光掠过凤头杖,生出除掉祸患的心思,面上仍噙着温润笑意。
周太后避开庆帝搀扶的动作,将母子不合,摆在了明面上。
“哀家哪里敢有什么吩咐,不过是为周家讨要公道,求陛下做主罢了!
改名周佑宁的周庐,越众而出,在群臣面前打开雕凤檀匣。
周太后颤颤巍巍的手,取出一封书信,悲痛道,“这是月前希悦送来的匣子,她是个孝顺的孩子,一直心系哀家这个姑姑...”
周太后擦了擦眼泪,“哀家知道,周家只有我们两个血亲相伴,希悦怕哀家想不开,便常常进宫陪伴哀家。后来她怀有身孕,行动不便,就改由抄录佛经为哀家祈福消灾。”
“佛经每月都会送来,供奉在佛龛前,哀家就靠着这孩子的孝心,撑过了许多难熬的夜晚。后来,希悦诞下第三个孩子,本该大喜的日子,却阖家死在了家祠里,哀家悲痛欲绝,从此无心礼佛,缠绵病榻许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