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一次最低要五百块钱的货?”梅寒蕊差点惊掉了下巴。

她现在手里只有一百多块钱,她觉得一百块钱的货她一个人都带不了,更别说五百块钱的货了,就算人家厂里给送货上门,自己都没地方放,她那个一室一厅的房子应该也放不下啊。

“你是要开店的吗?办好营业执照了吗?”

梅寒蕊脸一红,随即又摇摇头:“不是,我是打算摆路边摊卖的。”

“路边摊,没有店面,那就需要租个仓库用来存放货物……”

“同志,我手里资金也有限,您看,能不能给我破个例,我第一次先进一百块钱的货……”

梅寒蕊决定了,如果他们同意自己进一百块钱的货,自己就去专门租一个房子存放货物。

“这个不行,我们厂里有规定……不过,如果你有店铺和营业执照的话,或许还可以找领导商量一下。”

话说到这份上,梅寒蕊也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只好起身离开。

紧接着她又来到了另外一家鞋厂,这家厂里的规定是一次性不低于三百块钱的货,天啊,这鞋子可是要比服装更占地方啊,因为每双鞋子都是要带着鞋盒子的,这三百块钱能买一二百双鞋子,估计得占用半间屋的地方。

梅寒蕊又一次愁眉苦脸的从鞋厂走了出来。

这是什么狗屁规矩?为什么一次性必须要进那么多的货?

她想起了上辈子在自己旁边摆摊卖衣服的那姐妹俩,那时比现在刚好晚四年,她们卖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租了一个大一些的门面房,然后服装厂直接给她们送货上门,不用她们自己再辛辛苦苦的去进货了。

说到底,还是自己资金不够,入不了人家大厂子的法眼啊。

梅寒蕊没事经常会和上官云清通信,梅寒蕊在信中对于上官云清父母送给自己的房子表示了感谢。

上官云清让她不用客气,说自己的父母是那种有恩必报的人,就连他们的养女上官秀莲对自己做了那么坏的事情,父母都给上官修莲留下了一套小平房的房子,说,既然我们领养了她,就算是我们的女儿了,就算她犯了错,也不能让她出狱后无家可归,给她留个落脚的地方,也算是圆了我们做父母的和养女之间的情分。

梅寒蕊又和她聊到了自己去服装厂和鞋厂进货被拒的事,她说自己资金有限,厂里规定拿货的最低标准已经超出了她能承受的范围。

上官云清回复说她写信问问父亲,看看父亲所在的皮革厂能不能给她少批量的进货。

梅寒蕊说,还是不要麻烦上官叔叔了吧,他的皮革厂在平南市,距离鹿城太远,批发货物光是的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上官云清让她不用管,让父亲帮她想想办法……

梅寒蕊当然想也让上官闻松帮自己,毕竟他是皮革厂的厂长,权利大好说话,但是又怕这样做会给对方造成一种挟恩图报的感觉。

老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梅寒蕊觉得自己现在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的开头处,举步维艰……

终于到了大夜班,对于现在的梅寒蕊来说,上大夜班也好,也不好。

好的是不会碰到宋家伟,不好的是,上这个大夜班实在是太熬人,熬上一夜等到第二天早上,眼睛发涩,整张脸都是灰蒙蒙的,黯淡无光。

以往上大夜班的时候,梅寒蕊一般都是快四点的时候开始睡觉,一直睡到晚上十一点,再去上班。因为如果她在自己的新家那边睡觉,等睡到快十一点的时候,再骑自行车来上班,路上要经过七八里路的路程,晚上走那么远的路,实在不安全。

不知为什么,今天晚上的梅寒蕊睡得极不安稳,似乎迷迷糊糊之间还闻到了一丝寺庙里的檀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