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打鱼的看到一个年轻的、背着一背篓莲藕的女孩前来搭讪,其中个头稍高些的男人点头道:“卖,不过我们得先留出十斤鲫鱼,鲤鱼和草鱼各留出十条,这些是要送给城里的大饭店和水产店里的,最后再看看还能剩多少就可以卖给你了。”

“哦,那你们的鱼怎么卖啊……”说着梅寒蕊便把身后的背篓放下来。

“鲤鱼九毛钱一斤,草鱼一块钱一斤,你自己上门来买,每斤给你便宜五分钱吧。鲫鱼便宜些,给你按五毛五一斤……”

梅寒蕊之前在林家的时候,家里很少买鱼,因为林玉娇不吃鱼,但是梅寒蕊去买菜时,经常会路过卖鱼的水产店,偶尔也会听到卖鱼的和市民报价格,那些水产店里的草鱼和鲤鱼最低也得卖一块五六一斤。

“大伯,您送到水产店里,那他们卖给市民多少钱一斤?”

旁边个头稍矮一点的那个渔夫道:“草鱼贵一点,大约卖一块七八,鲤鱼大约是一块六七吧。鲫鱼便宜,八九毛一斤,所以,你直接来我这里买是来对了。”

这个矮点的渔夫看起来性格比较爽朗,说话声音也洪亮,他一边大声和梅寒蕊聊着,一边开始收渔网。

很快,拉上岸的渔网里面就出现了好多被网住的活蹦乱跳、大小不一的鱼,有两条大鲤鱼,剩下的都是的鲫鱼。

那两个渔夫开始给鱼分类,称出十斤鲫鱼,十条鲤鱼和十条草鱼,然后分别给放进另外两个桶里。

最后还剩下两条草鱼和五斤二两鲫鱼,渔夫问梅寒蕊要买什么鱼,要多少。

梅寒蕊道:“剩下的鱼我全都要了。”

“你全要了?”那两个渔夫同时吃了一惊:“小姑娘,你家里几口人?现在虽然是秋天,可是这么多的鱼你们家一两天也吃不完吧?会坏掉的。”

“不是,我是要带去城里摆摊卖的……”

“去城里摆摊?你一个大姑娘去城里摆摊?”那两个渔夫一脸的吃惊,仿佛看到了什么稀奇的事。

这时,站在旁边看他们打鱼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开口道:“两位大叔看来不经常听广播啊,上半年我就听广播上说,现在国家已经允许个人在城里摆摊卖东西了,也就咱们这里闭塞,消息不灵通,我表弟读大学的那个城市,个人走街串巷卖瓜子糖葫芦了都没人管了呢。”

“这事我倒是也听说过,不过,我一直以为这消息是假的呢。前些年天天抓‘投机倒把’,都被吓坏了。”

“只要不是故意买空卖空,抬高价格,扰乱市场的物价,就不算‘投机倒把’。这姑娘如果就卖那几斤鱼,卖的价格也不超过农贸市场里的菜,根本不算什么事。”

那渔夫转头看了看梅寒蕊:“好,你要是打算摆摊卖鱼,剩下的这些我就都称给你了……不过,你连个桶都没有带,这草鱼还好说,我给你用草绳拴住嘴巴你提着走回去,可是这些鲫鱼你怎么带回去呢?总不能放到你的背篓里吧,那样的话就把你的莲藕都弄的都是鱼腥味,你还怎么卖啊。”

“大伯,你们不是也要进城去给水产店送货吗?那你们就用板车一起给拉到城里去吧。我记得有个水产店就在妇幼保健院东边,你在妇幼保健院附近把鱼给我放下就可以了,那样的话,你也不用给我优惠价了,就按照你们给他们送货的价格卖给我就行了。”

“那好吧,就按照给大饭店和水产店的价格给你,草鱼每斤一块,鲫鱼每斤五毛五……”

渔夫的把剩下的鲤鱼和鲫鱼分别称重卖给了梅寒蕊。

“草鱼一共五斤六两,鲫鱼五斤二两给你算五斤,一共八块三毛五……”

梅寒蕊把钱给了那个渔夫,然后跑到湖边摘了七八片较大的荷叶放在自己的背篓里:“等去了城里之后,我把它铺在地上放鱼,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