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姜河便撩袍上前,跪在父君面?前:“儿臣听命。”

皇帝长叹一口气:“老四书治水赋写得好……既这么,朕授四皇子为‘巡抚官’,代朕亲下乾州,协助地方?知州治理水患;再?授大理寺左寺丞苏流风兼任‘巡按御史’一职,督促巡抚官政务,一同前往乾州,顺道监察这些?地方?官是否有失事之罪。”

姜河:“是,儿臣遵旨。”

苏流风:“是,臣领旨。”

安排好四儿子的任务,皇帝又看一眼大儿子姜涛:“老大乃文武全?才,朕便授大皇子为袁州监军使,代朕领兵镇守西北藩镇,灭一灭那些?蠢蠢欲动的鲜卑人的锐气!”

姜涛:“是,儿臣遵旨。”

皇帝熬了这么多年都不?肯册立皇太子,今日忽然借政事发威,蓄意给底下儿子们分权、放权。

官员们只品出一句话:皇帝老了,要培养接班人了。

就是不?知,天家中意哪个孩子?他们究竟该站谁的位?

退朝后,官员们忙不?迭攒茶局,想要聊一聊眼下的局势。

皇帝的心比海还深,一下子抬举两?个儿子。

明着看,分给大皇子姜涛是军权,那是妥妥的抬举,但细细一品又觉得不?大对劲。

哪个皇帝老子能信赖孩子到交付军权的地步?更像是一重试探。

再?看四皇子姜河这边,虽然派给他的是一些?稀松寻常的内务,但皇帝日夜操劳的事,不?正是这些?鸡零狗碎的政务吗?如此一品,又觉得皇帝对四皇子委以重任,他更看重小儿子。

有官员听到这里,又唠开了:“不?止呢,还有苏大人。陛下派给他的是七品巡按御史一职,里头可有什么深意?”

老谋深算的大臣一捋胡子,笑道:“这便不?懂了吧?陛下让正五品的大理寺左寺丞苏流风去兼当这个“巡按御史”的安排,其实很高明啊。苏大人乃是朝中新贵,寒门出身,娶的还是天家女?儿,站的自然是皇家的队。而巡按御史一职,位卑只有七品,却权重能弹劾高品阶的地方?官吏。看着明降,实则暗升呢。”

“下官愚钝,这又如何成了暗升?”

“唉,你这个脑子,朝堂里恐怕还得历练两?年啊。你想想,苏大人不?傻,既然当了巡按御史,肯定会借这个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机会,烧上一烧,他在大理寺也不?过是五品官,一个赤脚的怎怕穿鞋的?即便出了错,要革职也是革他都察院巡按御史的职位,半点不?关?他大理寺官职的事。有功领赏,无功不?记过。还不?是美差?”

分析到这里,大家都回过味来,不?免长叹:“皇帝待驸马宽厚,看来宝珠公主确实很得陛下宠爱。”

由此也可见,皇帝存了心要惩治地方?官员。伸手朝天家要钱哪里这么容易呢?偷去的好处,终有一日是要还的。

王朝要变天了,往后都夹紧尾巴做人吧。

-

坤宁宫。

李皇后早早听到了朝前的消息,但后宫干政乃大忌,她犯不?着触皇帝霉头,反正她儿子自会来给母亲请安。

李皇后在另一座两?坡清水脊的偏殿内小憩,她给王姑姑留了话,要是涛儿来了,记得叫醒她。

待一味梅子香钻入鼻腔,李皇后被气味催醒了,茫然睁开眼,姜涛便俯身向母亲问?好:“母后,您醒了。”

看到自家器宇轩昂的高大儿子,李皇后满脸笑意,急急上前为他擦汗:“打哪儿回来?怎一头汗?你这身公服还没褪去,是不?曾出宫啊?”

皇子们听政也是要和文武官一样着公服,下拜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