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中,从户部和冯昌妻子提出的疑点看,死者的确不是自尽而亡,此中定有冤情。
但如此明显的疑点,房州方面却顺利结案。
说明在负责这个案件的所有官员,都在遮掩真相。
冯昌的任务是去查核赈灾银两,由此来看,应是那赈灾银两有异常。
这便不是杀人案,而是官吏腐败案。
官吏腐败案,理应交予御史台审理。
刑部,大理寺不欲从御史台手上抢案子,才将此案呈至御前,由陛下定夺。
儿臣以为,此案应让刑部以案件异常为由驳回结案,重新提调,将案件摆上台面。
然后以命案的由头,发还大理寺进行审查。
判蒋邱两家案子的大理寺丞,是个聪明人,建议此案交予此人处理。
李玥瑶看了批示,面无表情的抬眼看了四皇子一眼,还真是遗传了贤妃的才能。
苏家人的脑子不是一般的好使。
于是收起众人的批示道:“好了,今日的批示就先到此为止。
找你们几人来,是转达你们父皇的意思,以后每日上午,你们五人轮换来这里协助姑祖母处理政务。
主要是看一些简单的刑狱诉讼等奏折,今日先看看你们思考问题的角度。”
几人恭敬回答道:“能帮父皇分忧,乃儿臣本分。”
李玥瑶笑道:“嗯,好,知道你们有孝心,都是好孩子。”
“对了,姑祖母这里有个手巧的宫女,用几款糕点做了个攒盒,十分不错。
给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份,带回去尝尝,要是喜欢哪一种,可以告诉姑祖母。
待你们来的那一上午,让她们再给你们做。”
五人听了,都笑起来,躬身行礼道:“多谢姑祖母。”
五人空手而来,走的时候每人带走一个攒盒,高高兴兴出门去。
在太子的带领下转道去太极宫正殿,向皇帝请了安,才告退。
五人刚走,皇帝就来李玥瑶这里。
“姑母,听太子说,你今日将他们五人抓到此处考教了一番,结果如何啊?”
李玥瑶笑道:“嗯,是有这么回事儿。”
说着将旁边案几上的两个折子,和几人的批示,递交给皇帝。
皇帝先看了房州的奏折,看完后,面带怒气。
而后又看了前几人的批示,眉头皱的老高。
最后看了四皇子的批示,眉头才稍微舒展。
“老四随了他母妃,他们苏家不出蠢人,个个善谋善断。”
李玥瑶听了点头。
半晌开口道:“唉……你这些年疏于对孩子们的管教,老三这孩子愁人。”
第31章 赈灾银到位
皇帝听了点头:“老大这优柔寡断的性子,和德妃像了个十足十。老三更甚,可以说是毫无主见。”
李玥瑶听了皱眉:“这德妃父亲刘学士,不说才高八斗吧,也算是十分有才华。
怎的不好好教教德妃呢,连带着两位皇子,也不管吗?”
皇帝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刘家和苏家都是翰林院出身,但是苏家能做太傅。
而刘家除了德妃的父亲之外,其他人官职都不高。
因为苏家讲究学以致用,讲求实践出真知。
而刘家是为读书而读书。
这就是两家的区别,也是贤妃和德妃的区别。”
李玥瑶听了叹口气道:“老二倒是直率,批示也干脆利落。就是这看事儿看不远,是个弊端。”
皇帝叹了口气道:“老二,长相性子,处处像镇国公,这也不意外。”
李玥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