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甘青恭敬应答。

李玥瑶见状笑道:“行了,别这么严肃,你小时候训练被罚,还哭鼻子呢。

那时候多可爱,这会儿怎么变得如此严肃。”

甘青的脸上表情微动,像是笑了一下道:“臣,那时还小,让殿下见笑了。”

皇帝在旁边插嘴道:“姑母,你就别逗他了。自从他做了这百骑司的首领,朕就没见他笑过。”

李玥瑶耸了耸肩道:“好吧,今日叫你过来是想要问问你朝堂之事。

本宫刚回来,对朝堂两眼一抹黑,你们百骑司负责监视百官,想必们对朝中诸臣要更了解一些。

你详细给我讲讲这如今朝中的格局。”

甘青听了,抬头看了皇帝一眼,见皇帝依旧闭着眼睛没说话,便道:

“如今这朝堂一共分为三派,左相一派,昭庆长公主一派,还有一派中立。”

皇帝听了甘青的话,眼珠子动了动,但是最终没有睁开眼。

“可有名单呈上来。”李玥瑶道。

甘青听了道:“之前递交过一份给陛下,不过最近又有几人补充变动。”

李玥瑶道:“哦,是吗,孙福去将那名单取来我瞧瞧。”

孙福看了一眼皇帝,见皇帝没有反驳,就转身进去。

不一会儿出来将一张纸递给李玥瑶,李玥瑶看了会儿,心里稍稍有数。

便又问:“最近补充变动的是哪些人?”

甘青从怀中摸出一张纸条,递给李玥瑶。

李玥瑶看了后,递给皇帝,皇帝睁眼看了看没说话。

李玥瑶将早朝上治过水的人员名单递给甘青。

“这些人中有没有清正,且无党派的?”

甘青看了半天,指着一个工部郎中道:“这人颇有才干,因不党不群,被人所排挤,不得晋升。”

李玥瑶一看,工部郎中叶远达。

“不是四品以上方可上朝吗?这工部郎中正五品今日怎会在朝上?”

孙福在后面说:“禀大长公主,工部最近正在上报攻城械的事儿,此事是由这叶郎中来进行督办的。

他上朝是为了陛下问起时,方便讲的更清楚。”

李玥瑶听又问:“那他一个工部郎中,为何去赈过水灾?”

孙福解释道:“公主有所不知,这叶郎中是江南道人士,因为治下有功,才得以晋升工部。

从工部的六品主事做了这许多年,方才升到郎中的职位。”

李玥瑶听了道:“所以,他治下有功是因为……治水?”

“是。”孙福回答道。

李玥瑶点头道:“成,那就点这叶远达去江南道治水赈灾去吧。”

皇帝听了忽然开口问:“姑母,我瞧着殿上那工部左侍郎讲的头头是道,颇有经验,为何不点他?”

李玥瑶听了道:“我看了方才甘青说的名单,那工部左侍郎是昭庆提拔的。”

“昭庆提拔的?”皇帝纳闷道。

“是的,陛下。”甘青回答。

“那剩下两人呢?”皇帝问。

李玥瑶淡淡的说:“那位礼部的是左相的明棋,御史是左相的暗棋。

若不是看了甘青的名单,恐怕就要点那御史了。”

皇帝听了深吸一口气,又问道:“昭庆这些年扶持了许多人吗?”

李玥瑶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孙福,孙福擦了擦头上的汗,开口道:

“陛下,长公主经常……偶尔会请求陛下晋升某些官员的职位……”

皇帝听了仔细一想,是有这么回事儿。

便开口道:“昭庆说的那些,大多都是四品以下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