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听了笑道:“德妃姐姐此言差矣,这婚事自古以来就是父命之命,媒妁之言。
岂有私相授受的道理。”
德妃听了笑起来:“淑妃妹妹说的是,父母之命,这不是还有陛下吗,我就不操这个闲心了。”
然后又转头看着淑妃问:“怎么淑妃妹妹这是已经有看中的了?”
淑妃点头:“那是自然。”
“不知是哪家姑娘啊?”德妃装若无意的问。
“也不是外人,就是我那内侄女,温雅。”
淑妃前几日已经听镇国公给自己传来的信儿,这大皇子勾结上了高鸿琛,准备搅和温雅的婚事呢。
淑妃得到消息气的咬牙切齿的,这个德妃平日里看着蔫蔫的,居然有这么大野心。
居然敢算计我虞家,她刘家不过一大学士之家,敢与我镇国公府过不去,找死。
今日里见了德妃强忍下心中不快,等着一会儿好戏开锣了,且看德妃还笑不笑得出来。
果然话题扯到这里,魏国夫人又开口了。
“哦,那既然如此,可否请镇国公府的姑娘上前一叙啊?”
淑妃听了笑道:“那是自然。来人,请温雅过来。”
“喏。”侍女应声下去叫人。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石榴裙的姑娘,英姿飒爽的走进来,朝着众人行礼。
皇后看着虞温雅,竟然从她的脸上看到了几分淑妃年轻时候的样子,有一瞬间的恍惚。
虞温雅站起身后,李玥瑶就笑着道:
“这就是镇国公的千金呀,来,过来,让本宫瞧瞧。”
虞温雅听了,笑着朝李玥瑶走过去。
“当年我去春山时候,你还梳着两个小揪揪呢,一晃眼都长这么大了。
嗯,英姿飒爽,是你们镇国公府姑娘的风格。”
虞温雅大大方方的任由李玥瑶打量着。
然后从容回复:“大长公主殿下谬赞了。臣女比着我姑母还是多有不如。”
李玥瑶听了笑道:“你也不遑多让,听说在家里也是熟读经史子集兵法的?”
淑妃听了接话道:“女儿家闲来无事,翻看几本书,当不得姑母如此夸奖。”
魏国夫人又在旁边开口道:“名门贵女总是要娴静秀雅,知书达理,方能为夫家管好后宅。
一个姑娘家打打杀杀的,失了女子本应有的柔顺。”
厅上的人听见这句话,感觉魏国夫人莫不是失心疯了,今日这是打定主意和晋阳大长公主,镇国公府过不去了。
淑妃淡淡道:“夫人说的是,就像是你们谢家的姑娘一样,柔顺,清冷,腹有诗书,能得夫君青睐。”
魏国夫人听了得意道:“那是自然,不是我夸耀,我家这语凝,语萱最是温柔善解人意。
虽不是饱读诗书,但是也能红袖添香,吟词作诗。”
李玥瑶忍不住笑了。
这魏国夫人今日到底是来干嘛的,淑妃那话说明显是讽刺皇后呢,她还附和上了。
皇后这会让的脸黑的不能再黑了。
出言打断了自己母亲的话:“皇子们的亲事,最终还是需要陛下做主。
淑妃就算是你看中你这内侄女,也得得到陛下的首肯才行。”
淑妃淡淡的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案几上:
“已经在陛下面前过了明路。”
此言一出,德妃果然侧目看过来。
“淑妃妹妹,这皇子成婚啊,光是陛下同意也不行的,还是需要司天监瞧瞧两人的八字才行。
如若是司天监测算的八字不合,恐怕就是陛下也不敢同意。”
淑妃听了,外头目光森然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