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紧紧回握楼喻的手,眸中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其他人一路上早已习惯,权当没看见。

倒是罗逸心中略感震撼。

自古以来,帝王有几个是专情的?更何况还是对一个男人。

如楼爷这般的帝王,恐怕空前绝后了罢。

他为此愈发感到敬佩和动容。

不多时,饭菜上桌,众人围坐而食。

简朴的饭桌,可口的菜肴,温馨的烛光,一切都显得格外安逸。

这日子简直太舒坦了。

饭后,众人在院中消食。

荣石道:“楼爷,族中合适的空宅不多,阿逸的宅子倒是清幽雅致,厢房也够,不如我先带人将您的行李搬过去?”

“有劳了。”楼喻吩咐道,“二笔,李树,你二人随荣族长同去。”

二人领命。

楼荃道:“我有些累了,阿弟,我和他们一起去。”

杨广怀和魏思亦是如此。

楼喻失笑:“行,你们都先回去。”

几人离开后,院中只剩下三人。

罗逸伸手相邀:“不如进书房一叙?”

楼喻自然同意。

书房内陈列朴素雅致,有不少竹制藤编的器具,墨香和草木清香混合在一起,沁人心脾。

罗逸泡上茶,道:“楼爷和霍爷应该有事问我罢?”

“不错。”楼喻笑意微敛,“来时路上,见族中青年神色有异,似乎对我等有些排斥,这是为何?”

“不是什么大事,”罗逸诚实回道,“只是一些豪商看中了族中的一些山头,想买下来。”

楼喻颔首:“如果仅仅是这样,族人不会如此排斥。”

罗逸回道:“是我不愿卖,荣石由着我,拒绝同他们交易,他们便想强占。”

他本不愿说这些事让楼喻劳心,但圣人有令,不得不说。

“强占?山头如何强占?”

“咱们榕族二十多年前从山里搬出来定居,当时官府并没有明确那几座山的归属权,他们企图利用这件事让榕族失去对山头的控制。”

这是当初行政管理上的漏洞。

楼喻想了想,问:“你为何不愿卖?”

“他们想砍掉山上的树进行开发。”

“所以?”

“我研究过您治理孟州的政策,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任由他们肆意砍伐树木,最后受灾受难的还是山下的百姓。”

楼喻颇感惊讶。

他登基后,收到过孟州知府的奏疏,奏疏上说孟州无炭无柴、冬日难熬,因为树木都被砍伐用来种地。

当时因为全国粮食收成不足,便没有立刻治理。

后来粮食产量丰足,他便开始着手治理孟州水土流失、土壤贫瘠一事。

他在政策中提到过“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这些理念。

对于楼喻来说,这些理念都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可对大盛民众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新鲜的理念。

罗逸赞叹道:“您高瞻远瞩,深刻分析了滥伐林木的弊端,我听罢深受启发。”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民间对林木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肆意砍伐树木,若非楼喻政策压制,恐怕不少山头都已经秃了。

没有林木稳固水土,山上很容易爆发泥石流类似的灾害,榕族聚居地离山近,若是遇上这种事,找谁说理去?

罗逸坚持这山不能卖。

他不愿那些豪商打搅族民平稳安定的生活。

楼喻不置可否,又问:“既然能够卖山,族民中就没有心动的?”

何以那些青年都对此排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