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时必须选择一门学科作为专业,国学等基础学科乃必修。必修和专业学分学满,便可毕业。毕业后再参加会试,获得做官资格。”
如此一来,科举无需改动,又能培养相对专业的人才。
那些举人的文化水平本就相对较高,再入学学习专业课程,届时便可培养出适合岗位的官员出来。
杨广怀却问:“举人才能入学,那么陛下方才举例的如孙测绘父亲那般的秀才,又如何能进?”
“特殊人才,可特殊对待。”楼喻回道,“具体章程之后再议。”
范玉笙问:“陛下,入大学学习是否为强制?”
“并非强制。”楼喻笑着摇首。
范玉笙:“那学子为何要耗费三年时光呢?”
“如果,大学里的夫子都是当世名士呢?或者,朝中官员偶尔去大学开展讲学呢?”
那些举人寻常很难接触到这些大人物,如果进入大学便可见到这么多名士高官,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只要学分学满便可毕业,三年只是为学子设置的底线,若三年还未能毕业,便做退学处理,且五年内不得参与科考。”
如果连个专业课都拿不到学分,还能指望当个勤恳敬业的好官?
两人都听明白了,皆认为此举可行。
杨广怀道:“陛下圣明。”
范玉笙道:“各类学科齐聚,确实堪为‘大学’。不过陛下,图书馆需要大量的各科典籍,工程浩大,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收集完成。”
“无碍。”楼喻笑眯眯道,“图书馆可以慢慢来,先把大学班子搭起来再说。咱们继续聊聊殿试该出什么考题罢。”
两人:“”
说了这么久,他们差点将正事忘了!
楼喻打算定下两道策论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