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咱们都知道这个崔姑娘是宝自个儿相的。我就想不出什么样的闺秀能入他的眼。我寻思着,要是个话多的,他不嫌烦?要是个话少的,两人凑一块儿不闷得慌?我成亲的时候就在想,轮到弟弟得多麻烦,寻个天仙儿都未必配得起他。结果他动作是真快,人家下场应科举的还没来得及金榜题名他就已经喜结良缘了。”

说到金榜题名,父子二人又是一番感慨。

头年他们想着卫煊跟着也该进翰林院,兄弟两个都在里头还能相互照应。

结果呢,他阴差阳错的放掉这科,倒是先把终身大事解决了。

“等下届就要跟唐怀瑾撞了,说到唐怀瑾,爹你跟娘怎么想的?真要把福妞许给他?”

“你觉得不好?”

“当然不好!他进国子监的时候我已经下场应试,弟弟跟他一起读了几年,说唐怀瑾招人得很。同窗几个并排走,迎面来个姑娘都盯着他看。弟弟还跟我说过一个笑话,说他有次去别家做客,那家太太提前知道,本想安排侄女几个认识一下尚书公子,结果侄女一见着唐怀瑾就走不动路,眸含春水双颊晕红,设计好的情节就演砸了。”

这个情况卫成知道,他说:“说来也不是怀瑾之过,不好就这样将他否了。再说,一早就是你妹妹追着他跑,这几年是没追了,也不见挂在嘴边,可你娘去探过话,告诉我说估摸还是惦记着,只不过人长大了面皮薄了。”

卫彦对唐怀瑾意见贼大,听了这话还是老大不乐意:“妹妹喜欢咱是不能叫她伤心,但也不能便宜了姓唐的,他总要拿出个态度,该追得追,该求得求,您说是吧?”

“唔,你妹妹今年冬天才满十五,再等两三年都没什么,咱们家女儿不愁嫁,看看吧。”

卫成是做父亲的,比他们做兄长的要成熟,他对唐怀瑾评价还成,觉得唐府也还不错。一则唐谦有能耐,在皇上那头评价也不错,熬足了资历总能爬上去,当爹的也能带儿子;二则自己早年对唐家有恩,煤城宋家大案是他一手捅破的,那年唐谦登门拜谢满京城都看着,福妞嫁过去了谁也不能给她吃苦头。

再说唐家,是有妾室有庶子,但不妨事。唐大人并非是宠妾灭妻之人,他府上还是规矩,这些年没生过事端。

……

条件各方面卫成都挺满意,可他一直没表态,也没在唐谦那里提过一句儿女亲事。其实就是想看唐怀瑾本人的态度,看他心里头装着雪溪有几分,他是什么意思?他着急不?

选媳还没这么麻烦,主要媳妇儿是嫁过来,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生活,哪怕本来略有瑕疵,进门再教都来得及。

嫁女儿就不同,卫成包括姜蜜都不敢随口就答应,总想多看看,哪怕是看着长大的人,总要瞧瞧他长大之后的变化,看明白了才敢谈嫁娶。为避免出现所托非人的情况,他俩宁肯多留女儿两年,看唐怀瑾急不急,他急起来会怎么做,来提亲总要有个章程,还得摆出个态度。

卫家这两子一女,让他们操心最多的其实就是这女儿。

夫人一方面希望她过得好,盼她幸福美满,又怕人太天真,总要特别小心拿捏那尺度,让她别过分计较,又不至于被人当傻子哄。

从前总觉得生个女儿不容易,生下来才知道要把她养好更难。

这么不容易养成的娇女,哪能随便许嫁?

卫成走了会儿神,回过头让大儿子多把心思放衙门里,踏实点,好生把握机会,“卫煊就是人精一个,用不着你当哥哥的操心。至于雪溪,那头有你娘把关,不相信我还不相信你娘?”

“是,儿子知道。”

其实不光卫彦……姜蜜也想好生瞧瞧崔令仪,只不过跟着最近的大节是端午,端午不是合适走亲访友的时候。加上跟着要热起来,天一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