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考功名,就像他三叔那样,先去村学读两年,稍微大一点就送去镇上学塾……”

“你该不是还想让他在二十之前考个秀才,考上了去官学读书?”

“三郎也是二十出头才考上的,虎娃比着这样就行。你想想看我们虎娃才五岁,明年六岁开蒙,读十几年还能考不上个秀才?”

卫二郎心里同样羡慕,偶尔他也会想想,假如自己当初咬牙撑下来了又是怎样?

思来想去,就算他撑下来了恐怕也学不来这等风光,只能拖垮家里。

他脑子笨,不开窍,光会卖力气。

读书又不看力气,是看聪明劲儿的。

“你要送虎娃去读书我同意,能不能读看他自己,你别把梦做得太美,别过分逼他。都是一家兄弟三郎有这么大出息我却是个地里刨食的,你不甘心我知道。不甘心又能咋样?不然怎么说读书人金贵?要是谁都能读还金贵什么?”

“他爹你该相信虎娃,虎娃像他三叔,生下来就白净,有读书人的样子。”

“从来只听说外甥似舅侄女似姑,哪有生儿子像家里兄弟的,像了兄弟还得了???”

李氏:……

“浑说啥呢?我跟着把虎娃的束脩存起来,明年送他到老秀才那儿去。”

人活着是要点盼头,李氏见识到读书人的体面风光,不想儿子学他亲爹也正常。种地的日子不好过,年景好的时候能吃个饱饭,遇上年景不好就要饿肚子,累死累活还得看天。能考出功名就不同,三郎现在的口粮都是衙门供的,以后再能高中当了官老爷就摇身一变成了正经吃皇粮的,饿着谁都饿不着他。

羡慕,她真的羡慕。

李氏又知道自己跟着大嫂闹分家把婆婆得罪狠了,三郎的光她们沾不上,能咋办?

闹?去年把话说得那么绝,闹能管用?

也只能盼着虎娃出息。

她指望有天能跟婆婆一样,听人吹捧被人羡慕。

李氏会生出这样的想法,吴氏没想到,吴氏这会儿在干嘛?她看着三郎吃好放了筷子,然后想起来伸手进怀里,摸出一个手帕包着的东西,放到她面前桌上。

“差点忘了,这是给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