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蜜哄他说:“娘不热,给你自个儿扇吧。”
砚台不信:“伏天还能不热?”
坐另一边的宣宝满身禅意,碰碰嘴皮子说:“还不是心静身自凉。”
砚台:……
“弟弟真是,平常喊你不吭声,不喊你说起来了。对了你这话跟谁学的?没教你啊。”
这个砚台不知道姜蜜知道。
前两天下午卫成教他认字,姜蜜怕父子两个热到,给送了两碗拿井水镇过的银耳汤去,当时说到热天过快点才好。男人就念了首前人做的诗,给他捡着了。
这么看兄弟两人还是有些共通之处,一眼看去差那么大只不过一人好动一人喜静。
作者有话要说: 推一下小伙伴新书《福运娇娘》,喜欢这款请多多捧场呀~
人参精叶娇一觉醒来,已经坐上了给人冲喜的花轿,眼瞅着就要守活寡
祁昀病歪歪的,动不动要死要活,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可在叶娇嫁来后,他的身子却越来越好
说好的三十必死,谁知道居然奔着长命百岁去了
这才发现,这天下间最大的补药原来是自家娘子……
148、148
乾元十五年的夏天还挺热的, 尤其正午时分的蝉鸣声更是吵得人心烦, 看媳妇儿日子难捱,吴氏催着三儿子去请教太医, 跟人家打听看看有哪些消暑汤羹是孕妇也能用没丁点妨碍的。
卫成本来也在琢磨这事, 他娘一提,后来这天他就去了。
找的是最精通这一科的王太医,王太医瞧着在花甲之年, 他喝着凉茶听卫成说完, 问他大老远跑一趟太医院就为这事?
待卫成点头,王太医说要为这事使个奴才过来听着就是,又道他先前就听人说右通政夫妻恩爱,今儿个看来果真不是虚的。
“王老别忙着笑话, 您帮着想想有哪些消暑汤羹是双身子人也能吃的。”
王太医铺了张纸, 眼神示意卫成研墨, 提笔给他列了几道。写的时候问道:“尊夫人胃口如何?”
“不是很好,有时候能看出她没食欲, 是勉强在吃。”
“是这样……”王太医又写了几句, 吹了吹看墨迹差不多干了,让卫成拿走。又提醒他说温热的孕妇吃着还行, 拿冰镇过的不要端给她, 感觉热可以安排个打扇的, 但是风别打急了,尤其是歇晌的时候千万要注意,看她睡着了就别再招风。
别说孕妇, 其他人热天也会心烦意乱食欲不振,像姜蜜这个情况王太医见的多了,最近因为没胃口使人来太医院请教的就不止一两家。
王太医能说什么?
热天嘛,就吃清淡点,吃吃冬瓜豆腐鱼头汤之类,别整那些浓油酱赤的。
卫成得了叮嘱,回去就把太医讲那些转述给亲娘吴氏,吴氏把几样汤羹记在心上,又找来自家男人,让他出去寻摸个厨娘回来,现如今在灶上掌勺的虽然也会做饭,会的花样少了点,口味也就还行。本来这一家子都是吃过苦的,倒是没觉得食不下咽,还是看媳妇儿胃口不开,她想着找个手艺好点的来,媳妇儿是不是能多吃两口?
之前商量着给砚台配个书童,这又要进厨娘,府上人慢慢变多了,家宅也热闹起来。
放在以前吴婆子肯定接受不了,搬过来这一两年间倒是习惯下来,进个把奴才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家里人多了,做什么的都得有,门房洒扫厨娘这些是必须的,孕妇跟前不得有人贴身照看?两个小的跟前不得要人?
更别说过几个月姜蜜又要生,这胎要真是闺女,她跟前铁定要丫鬟伺候,丫鬟还不着急,可以晚几年再配,比较麻烦的是教养嬷嬷。教养嬷嬷好,闺女才能学得好。要是请到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