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番寒暄,卫成问他是中举了,赴京应考来?

“说来惭愧,你六年前就考中,我却蹉跎这么久,连这回也不过侥幸挂在榜尾。”

“排名靠前是好,靠后能取中也不差,凡事得往前看,乡试已经过了就不必纠结。”

“你心态还是跟当年一样好。”

卫成笑道:“官场就是第一磨人的地方,少不了逆来顺受。”

游先生也说他就是脾气太直,忍受不了那些才会辞官回来读书写字带学生:“这几年我也看明白了,我是个读书人,却不是当官的材料,在那位置上待着对朝廷没多大贡献,我不痛快,别人也不舒坦。还是现在好,看学生聪明会读书长进好我心里高兴,他以后读出个名堂,做先生的也有功德。”

“游先生肯带我家这个,是帮了我大忙。”

“遇上天分这么好的学生才是一大幸事。”游先生早跟卫成说过,说卫彦这聪明劲儿当世少有,他是真有状元之智,且不是个死读书的呆子。那脑袋瓜转得太快了,很多大人都赶不上他。

说起砚台有点没完没了,卫成喊了个停,往正厅那边去了一趟,也同林家嫂子打过招呼。这下人齐了,姜蜜让底下摆饭,男女分坐两桌用过。又聊了几句,游先生率先回他那屋,林家夫妻也准备回客栈去,姜蜜让林家嫂子留了个地方,说赶明让人过去帮忙收拾东西搬那边院子去。

林举人听得稀里糊涂的,出了卫家才听她婆娘说明情况。

“咱们一路都在担心,怕身份相差太多,人家瞧不上咱。我看卫兄弟一家不像那种人。”

“是我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不过日后往来还是不能同原先一样随便,该有的礼不能少,最好也少麻烦人家。”

多年不见,乍一重逢是高兴。可要是天天上门去请人帮这帮那,人家不会痛快的。

同窗旧友之间的确有些情分,就那么多,耗完便没了。

……

林家夫妻闲聊之时,姜蜜也把煤城宋小姐闹那一出同卫成说了。卫成真还忘了当日之事,听媳妇儿说了才想起来。

“那家人行事作风如此霸道,六年间却都没有来告他的,这案子查起来怕是要牵连不少官员。”

“那管吗?”

“当然要管,那么多蛀虫不收拾了百姓能有好日子过?一个个食着朝廷的禄米,领着俸禄还有不少的养廉银,都不满足。当官的给商户家保驾护航,任由那家欺男霸女当街作恶,百姓要告还被倒打一耙。官当成这样,他乌纱该摘了。”

卫成在心里琢磨一通,准备早早睡了,赶明进宫去同皇上说说。

煤城的土霸王倒是比一国之君还自在威风,连有功名在身的举人都敢抢,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作者有话要说:  ovo

141、141

姜蜜使人去客栈给林家夫妻收拾东西去了, 卫成照计划进了宫, 同皇帝提了发生在煤城这出荒唐事。

皇帝起初不太相信,问确定属实?商户家小姐有胆子当街掳人?被掳的还是赴京应考的新科举人?她怎么敢?

卫成面露犹豫之色。

皇帝还不了解他?一看就是藏着话:“爱卿有话直说。”

“这事儿是上京应考的同窗说给微臣听的, 微臣为何毫不怀疑就信了?还不是曾见识过……六年之前微臣搭马车路过煤城, 在客栈门口停下休整的时候正好遇上那家小姐坐轿子打旁边过,那顶轿子比这几年见过的任何一顶都要奢华,镶金嵌玉不说, 抬轿的足有八人。”

“照规矩说, 四品以上官员才能有四人抬轿,以下的只许乘二人抬素帷小轿。看她那排场,臣就同当地人打听,问那是谁?当地人不敢多谈,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