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1 / 2)

李婆婆正在院子里晒草药,见谢花昭来了,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姑娘来了,快进屋坐。”

谢花昭将带来的点心放下,又从怀里摸出五十两银子,递给李婆婆。

“李婆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多谢您将‘百月香’的方子传授给我。这香卖得很好,我赚了些银钱,您拿着,改善改善生活。”

李婆婆一见是银子,连忙摆手,脸也板了起来。

“使不得使不得!姑娘,这我可不能要!我教你,也是看你投缘,是个有心的孩子,哪里能要你的银子!”

她活了大半辈子,什么人没见过?这谢姑娘,心善,又肯学,她是真心喜欢。

“婆婆,您就收下吧。”谢花昭把银子硬塞到李婆婆手里,“这方子对我来说,价值千金,这点银子算什么?您若是不收,我这心里可过意不去。您拿着,也能让日子宽裕些,赵虎哥……他日后若能改好,也需要些本钱不是?”

她知道李婆婆最惦记的还是她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提到赵虎,李婆婆眼神黯淡了几分,随即又叹了口气,看着手里的银子,眼眶有些湿润。

这姑娘,真是个好心人。

她推拒了几次,见谢花昭执意要给,最终还是收下了。

“那……那老婆子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姑娘你放心,老婆子会好好收着,不让那孽子糟蹋了。”

有了这些银子,她也能少操些心了。

第474章 无耻至极

李婆婆收下了银子,千恩万谢地将谢花昭送出门。谢花昭想着石秀儿的婚事将近,又去采买了些零碎物件儿,这才回了白洋村。

日子一晃,便到了石秀儿和王秀才成亲的好日子。

这一天,白洋村热闹非凡,锣鼓喧天。

石秀儿穿着一身簇新的红嫁衣,脸上薄施粉黛,纵然眉宇间带着几分对未来的忐忑,眼底的羞怯与喜悦却是藏不住的。

谢花昭作为石秀儿的“娘家人”,一大早就过来帮忙张罗。看着平日里素面朝天的秀儿今日明艳动人,她心里也替她高兴,又有些说不出的担忧。

王婆子那张脸,可不是省油的灯。

村里的乡亲们也都赶来了,七嘴八舌地道着喜,纷纷送上各家的祝福。有送一把红枣的,寓意早生贵子;有送一篮子花生的,盼着好事发生。虽不贵重,却都是实打实的心意,石秀儿一一笑着接了,连声道谢。

吉时一到,鞭炮齐鸣。

王秀才一身喜服,胸前戴着大红花,人前倒

也显得斯斯文文,前来迎亲。石秀儿蒙着红盖头,由喜娘搀扶着,与王秀才拜了天地。

礼毕,宾客们便入了席,院子里摆开了流水席,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谢花昭喝了几杯水酒,席间的喧闹让她有些头昏,便想去寻个清净地方透透气,顺便解决一下内急。她跟身旁相熟的婶子低语了一声,起身往院子角落的茅厕走去。

刚走到茅厕附近,还未等进去,就听见旁边堆放杂物的柴房角落里,传来男女拉拉扯扯和压低的说话声。

这声音……怎么有点耳熟?

谢花昭心里咯噔一下,脚步顿住了,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王郎,你当真要娶那个穷丫头?她哪点比得上我?”一个女声带着浓浓的怨气和不满,尖细刺耳,像是要划破人的耳膜。

谢花昭一听,这不是王秀才的声音在哄劝嘛!

“哎哟我的心肝儿,你小声点!仔细隔墙有耳!”王秀才的声音透着几分急切和讨好,“娶她不过是权宜之计。你又不是不知道,她爹死前给她留了些东西,我若不娶她,怎么能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