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花昭点头:“闲来无事,随意摆弄罢了,让婆婆见笑了。”
李婆婆却来了兴致,凑近一盆谢花昭新近调配的,以玉樱花为主调的香膏半成品,仔细嗅了嗅,又看了看旁边摆放的几种辅助香料。
她微微蹙眉,随即道:“姑娘,恕老婆子多嘴。你这玉樱花香膏,清冽有余,但回味略显单薄。若是添几分铃兰的幽远,再以少许梨干的清甜果香吊一吊,或许能更上一层。玉樱花性微凉,梨干性平,铃兰亦不冲突,三者相合,当能互补。”
谢花昭闻言,心中一动。
这李婆婆,莫非也懂香道?
她平日制香,多凭自己对气味的敏锐和一些从古籍上看来的零星记载,以及石秀儿对药性的了解,但总觉得欠缺些火候。
如今听李婆婆一说,竟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婆婆也懂香?”谢花昭惊喜地问。
李婆婆摆摆手,笑道:“略知一二罢了,年轻时跟着家师学过几天皮毛。”
谢花昭连忙取来李婆婆所说的铃兰花(也是她之前采摘晾干的)和梨干,按照李婆婆指点的分量,小心翼翼地添入那盆香膏雏形中,重新研磨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