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一味贬低自己,不卑不亢,从容镇定。

皇帝看着眼前这个儿子,不由得想起西州那边来的奏折,西州百姓拥戴长安王更甚君王。

这句话几乎刻在了皇帝心里。

此刻皇帝见到霍峥说起西州诸事,侃侃而谈,越发感受到这个儿子已经长大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江山,乃不世出的帝王之才。

若皇帝再老二十岁,有这样一个儿子,必然满怀欣慰。

可皇帝偏偏觉得自己还正值壮年,有霍峥这样贤名远播的儿子,甚至百姓们已经开始说长安王继位必然比当今圣上更能造福百姓。

这皇帝哪里能忍,他现在看着霍峥,已经开始觉得他功高盖主,威胁到了自己的帝位。

于是皇帝在霍峥说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忽然开口道,“七郎在西州做的很好,但眼下还有一件事。”

霍峥知道皇帝要说什么,可这是终究是躲不过的,于是他静静地说:“父皇请讲。”

“西陵大军是你率兵赶出大兴境土的,西陵长公主要来大兴和亲,也只有你能压得住她。你本就是最适合的人选,而且西陵长公主也挑中了你。”皇帝说:“这桩婚事,朕有心成全,已经让人拟旨赐婚了,你觉得成婚大典放在下月如何?”

霍峥当即掀开衣袍,跪在御案前,正色道:“儿臣恳请父皇收回成命。”

“怎么?”皇帝脸色微沉,“你这是要抗旨不成?”

霍峥虽然跪着,但背部挺直,不折不弯,嗓音清正道:“儿臣已有爱妻,且育有一子,怎能再娶西陵长公主?”

皇帝道:“两国和亲自然重过私情,让你的王妃做侧妃便是。朕又没让你抛妻弃子,西陵长公主都没有异议,想来慕大人一心为国,也不会不答应。”

“我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