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啦。”小承旻道,“爹爹不会骗人?的。”

清蕴:……你才被骗过不久。

以她和李审言的性子,为什么会生?出如此天真好骗的孩子。

婚后日常 嫂嫂&小叔子

对于小承旻天性过于单纯一事, 夫妻俩暂没?什么?想法。当前?三岁生辰一过,紧要?的事是为他请先生开蒙。

李审言对此惊讶,“三岁就要?读书?识字, 是不是太早了?”

他那会?儿都?还?在光腚到?处跑。

清蕴:“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礼记》就已经如?此教导, 可见?开蒙宜早不宜迟。前?朝张颖五岁入族学?, 七岁能论《孟子》王道,后来整顿吏治、推行新法, 靠的就是童子功里打下的功底。再看余阁老的祖父余右铭公, 给孙辈开蒙用的可不是《三字经》, 而是拿《通鉴纪事本末》当画册讲。当初余阁老说砚儿抓周握了笔, 必有经纬之才。我对砚儿没?有过高期盼, 但以他的身份,必须早些明白事理。”

她说得条分缕析,李审言听得认真,目露认可, 末了一笑,“怎么?不举王阁老的例子?”

视线轻飘飘掠过他, 清蕴道:“三哥当年四岁诵《急就篇》, 五岁作?《咏松》诗惊动祖父,如?今执掌内阁的气度,正是幼承家学?之功。”

她不提王宗赫,李审言要?调侃。真夸了, 又忍不住泛酸,“好,好, 我知道了,就这么?定,他的先生可有人选?”

清蕴提了几个人。

这下李审言认真提问,“没?有王宗赫,是你不想请,还?是他不愿?”

清蕴:“内阁事务繁忙,不便打扰。”

李审言想了想,“给砚儿当先生,当然?要?挑最好的,何必取其次?你不好说,我出面?去请,再不济,让老头子开口。”

清蕴忍不住垂眸轻笑,“我以为……”

“以为什么?,我会?刻意避开他?”李审言看她,“又不是给你当先生,有什么?好介意。他既然?有用处,岂能放过。”

这必须“物尽其用”的语气让清蕴弯眉,抬首主动吻了他一下。

“我很高兴。”她环抱住他,“自己的夫君如?此明智。”

那么?多大场面?都?能面?不改色的李审言竟因这一句话耳根发烫,借着身高差清蕴看不到?自己的脸,尽量若无其事地拍了拍她的脑袋,“这有什么?,小事一桩。”

眼见?他大步离去,清蕴含笑回到?书?桌前?。

夫妻之间相处也需要?一些技巧,尤其在她和李审言之间夹杂着一些不可忽略的人时。

他也许醋过一阵、生气一阵就忘,她却不会?一再试探对方的底线。所以给砚儿请先生这件事,清蕴从?最初就在让李审言自己提出请王宗赫,果不其然?,事情如?她所想。

事实上,砚儿生辰御花园偶遇那天,三哥就答应了她当这个先生。

提笔继续编书?,清蕴去除杂念,专心正事。

很快,前?往内阁找人的李审言带回了好消息,为砚儿敲定开蒙先生。

现在他还?小,开蒙只需一人,等再大些,除去这位内阁首辅,骑马、射箭、算数等道都?需要?再请人教导。

王宗赫极其用心,专为小承旻手写了一本字谱,授课也大多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得小承旻很快接受了这件新鲜事。

儿子开始进学?,清蕴和李审言就轻松许多。趁李审言代镇安帝出巡三月的机会?,夫妻俩干脆把人交给了两位长辈,一同离京。

用的由头光明正大,李审言巡兵,清蕴借机寻找各地藏书?,丰富正编撰的前?朝史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