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招娣拎起两条大鱼,率领蠢儿子回去做饭,她寻思几个闺女还是太过瘦弱,养得白白胖胖才健康。

林冬和霍灵两人围着湖边探查过,霍灵虽然日常心思单纯,但学习方面她天赋异禀,从小就动手设计一些小玩意。

两人定好草图,甚至预估出材料清单和成本预算,这才有信心通知村长。

一行人从公社回来。

李老太少见紧挨对头宋大娘站在村口,她俩眼瞅刘招娣从湖边拎两条鱼回家,眼红极了。

“哟!咱们村大学生回来啦,怎么两手空空的?你俩小丫头能徒手造水车啊。”

宋大娘面色嘲讽,她寻思欺负不了老的,嘴上能给小的添堵也是好事。

李老太说话夹带一股酸味,“你娘在家熬鱼汤了,还是大学生呢,读那么多书不懂孝道,吹牛建水车前先给你爷奶端碗鱼汤尝尝味。”

林冬翻了个白眼,这俩咋那么烦人。

“天气热了,外面的苍蝇就是多,嗡嗡嗡个没完,谁会给苍蝇喂鱼汤,真是个笑话。”

她挥挥手,牵起霍灵绕道。

身后的村长郑大福摇摇头,他也懒得和泼妇讲道理。

宋大娘眼一亮,猜测道:“她们水车的事肯定黄了,我就说两个女娃成不了事。”

李老太激动附和:“是啊是啊,村长他不帮腔了。”

旁边柳大娘无语走人,她实在是搞不懂这两人脑回路,水车建好有利于大家,俩傻子到底在高兴啥?

宋大娘还没得意多久,发现周围人全跑了,她和李老太眼神对视。

两人互看相厌,想起前段日子闹出的丑事,各吐对方一口唾沫骂骂咧咧散场。

刘招娣眼巴巴等闺女回家,她熬的鱼汤可白可香了。

林天赐不争气咽口水,他娘实在是小气,他想偷吃一口都不让。

一家人其乐融融坐上饭桌。

林冬笑吟吟宣布:“娘,公社明天派人来考察场地,不出意外水车的事就定下了。”

刘招娣一边听闺女讲话,一边夹起鱼肚皮肉放进闺女碗里。

她宠溺道:“好事一桩,快夹菜多吃点肉。”

刘招娣无理由支持闺女,水车能不能成不重要,不耽误她打心底里为闺女感到骄傲。

“先顾好自个,再在能力范围内去为集体做奉献,做事莫要强求,娘只希望你们平安快乐。”她又讲起大道理。

四个闺女听完鼻子泛酸,大姐林春率先举起鱼汤,“娘!干杯,祝我们一家越过越好。”

一桌人齐齐站起身,奶白的鱼汤碗碰碗,入嘴鲜味炸开舌尖。

隔天公社派人来做准备工作,村长用广播喊全村去晒谷场开会。

“全体社员请注意!今天出了件大事,公社批下红头文件要在淮水村架建大水车。”

大队长郑涛踩在板凳上宣布。

人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昨天嘲笑大学生的各个满脸不敢置信。

“这事还真让两个小丫头做成呢?领导就听她们的胡闹?”李老太晴天霹雳。

大队长沉声道:“公社给咱们批了三百块钱,队里再凑两百,木料可以去山上砍。”

村长提高嗓门:“男女老少齐上阵,会木工的搭架子,有力气的去挖渠,工分照常记。”

“等水车转起来把稻子浇透彻,今年庄稼能长肥!”

“好!”有人鼓掌喝彩。

村里的后生充满干劲,撸起袖子对湖边比划挖渠路线。

刘招娣站在人群里,听柳大娘那群人称赞她养了个好闺女,当娘的做出水带,闺女青出于蓝建水车。

不愧是烈士家庭!

她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