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2)

“完了……完了……”

小徒泪流满面,被吓得脸色灰白。

乐工神情严肃,眼神锐利地射向徒弟:“完什么?不就是弹错一曲,把你吓成这样。”

小徒哽咽着望向乐工,哆嗦着道:“这……这可是杀头的死罪啊……”

“怕什么?”

几个呼吸之间,乐工已恢复镇定:“这宫中有几人听得懂琴?不过都是附庸风雅罢了。”

小徒顿时睁大了双眼,像是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弹错曲、报错时可害不死人……”

乐工低头抚弄着手中琴弦:“按如今这局势,你我就算不死在宫里,来日也迟早死在回纥的刀兵之下……你闭上嘴,说不定我们还能活得久一点。”

“可……”

小徒张张嘴,又马上被乐工冷厉的眼神吓得噤声。

殿中又寂静下来,只余流水嘀嗒声响。

乐工垂眸望着身前古琴,神情说不上是温柔还是悲怆。

窗外日光正烈,投下五彩的琉璃光影落在黑沉的琴身上。

乐工低声长叹:“只可惜这把倥偬……蒙尘了……”

……

一切正如乐工所料,如今太和殿人才林立,各个衣冠楚楚,绝大多数都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此刻却无一人听出琴曲的不对来。

他们有更要紧的事。

座上,周桓揉弄着眉心,声音里是说不出的疲惫:“大延以武立国,武帝在时,可谓军民子弟人人善战……如今……如今那仆固辛带着胡氏叛贼都要兵临城下了,满朝文武竟找不出一个能带兵的人?”

殿中大臣已跪了一地,此刻却一个敢起身劝慰周桓的都没有。

谁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更没人想到京中两位胡大人竟早已是胡氏弃子。

自齐州贺氏案开始,他们便谋划着要保全胡氏了。

京中留着胡裘、胡旦掌权,确保胡氏在大延地位不倒。

而边境忠勇侯一脉这些年借着青州茶改大肆敛财,早就暗中开始与漠北、回纥等族交好,只等着京中一旦出了变故,他们便断尾求生。

事到如今,仆固辛带着胡氏递上的情报,一路南下,几乎以无可阻挡的势头连破七城。

按逃回来的探子禀报,回纥军队还有三日便能到业州。

而业州背后,便是镇霖……

太和殿寂静,十二根盘龙柱死死镇压着群臣,强敌在前,无人敢肩挑这塌天之责。

仆固辛少年成名,骁勇善战、残忍嗜杀之名早已传遍朝野,便是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谁也不敢站出来说与他较量一二,更何况如今兵力、情报、军心差距悬殊。

胡氏叛逃,加之连续的败仗,北境将士懒散多年,早就不是当年那支锐不可挡的神兵了。

没人有把握能带着这一盘散沙抗住回纥的尖刀,他们更怕吃了败仗后成为大延的千古罪人。

强敌在前,而身后再无退路,仆固辛再进一步,便是亡国了,此战能胜便是扶大厦之将倾的功臣,那输了呢?

胜的希望太渺茫,输的代价背不起。

此时此刻,不少人都想起了明老国公,若他还在世,若凌霄军还在,有哪容得下回纥小儿在大延国土上肆意妄为?

明氏还在就好了,凌霄军没散就好了。

可惜,建昭四年一场冤案,明国公血洒宏义门,凌霄军魂埋鹤山,而陛下至今都不肯为他们翻案。

不少人又想:明氏功勋至此,尚还落个兔死狗烹,那他们呢?此时若有人愿肩挑前线重担,若输了,朝廷可会留他们一条性命?后世史书可会笔下留情?若赢了,他们与明氏乃至赵氏、胡氏、贺氏,下场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