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校园褪去了往日的喧嚣,只有培训教室的灯光亮着。

清晨六点,林妤茉踩着露水走进教室时,池澪已经坐在座位上刷题了,草稿纸上的函数图像画得密密麻麻,中午趴在桌上歇十分钟,下午继续听教授的上课。

上课声音从数论讲到组合数学,笔尖在笔记本上追着知识点跑,晚上的模拟考结束后,老师会逐题讲解,直到月光爬上黑板的边缘。

这样的日子充实得像被填满的沙漏,紧张却让人踏实。

林妤茉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曾经卡壳半小时的组合题,现在看一眼就能摸到思路,复杂的不等式证明,笔尖划过纸面时也多了几分笃定。

有时刷题到深夜,发现池澪还在座位上。

两人目光偶尔撞上,不需要多说什么,只是默契地笑一笑,又低下头继续与题目较劲。

阳光从炽热变得温和,窗外的蝉鸣渐渐稀疏。

暑期培训接近尾声时,林妤茉做完了最后一本竞赛题库,指尖划过封面时,忽然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解题步骤,带着她朝着复赛的方向,稳稳地迈进。

......

九月的风带着秋意,吹得校园里的银杏叶沙沙作响。

数学竞赛复赛的考场外,林妤茉和池澪站在人群里,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深呼吸声,相视一笑,握紧了手里的文具袋。

复赛分两场。

早上八点开考的“一试”,难度接近预赛压轴题,但计算量和技巧性明显提升。

林妤茉扫过试卷,从代数题入手,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游走,遇到卡壳的地方便先跳过,等把会做的题目都拿下,再回头攻坚。

九点二十分铃声响起时,她看着几乎写满的试卷,轻轻舒了口气。

短暂休息后,“二试” 紧接着开始。

这一场全是 IMO 预选题难度的大题,光是理解题意就耗了不少时间。

林妤茉啃到组合数学题时,笔尖顿了顿 ,题目里的条件像一团乱麻,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在草稿纸上画起图表,一点点梳理逻辑链。

十二点十分铃声响起的瞬间,她刚好在最后一道数论题的结尾落下句号。

走出考场,池澪站在相同的位置等她,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感觉怎么样?”

林妤茉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还行,最后那道题卡了会儿。”

说完和池澪走向韩老师。

韩老师早已在大巴上等着,见人到齐了,还是和上次一样,组织大家对答案。

林妤茉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核分,越对越踏实,抬头时撞见池澪投来的目光,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

考完后的一个课间,韩老师突然快步冲进一班,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池澪、林妤茉,快出来!”

两人心里咯噔一下,快步跟着走出教室。

韩老师在走廊里停下,深吸一口气,大声宣布:“恭喜你们!省一等奖!而且是前六名,能代表咱们省参加CMO决赛!”

这话像颗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周围炸开了锅。

趴在走廊栏杆上的同学纷纷回头,教室里的窃窃私语变成了抑制不住的惊叹:“我靠,省队啊!太牛了吧!”“怪不得他俩天天刷题,这实力真不是吹的!”

要知道,全国中学生数学奥赛的晋级之路堪比闯关:预赛筛选出 10%-30% 的学生进入复赛,复赛决出的省一等奖中,只有前六名能入选省队参加 CMO;而 CMO 的佼佼者进入国家集训队后,不仅能保送清北,更有机会冲击国际奥赛。

这个成绩,意味着他们离梦想中的大学又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