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沈宁和裴长青在县里待到过年才回来,沈宁是直接把家里钱箱的钥匙交给她的,让她全权置办年货、年礼,年尾宴请客也交给她负责。
宫嬷嬷恭喜她看得开,拎得清,“咱就得这样,甭管爹娘还是子女,只要不把咱当人,咱就没必要贴上去,各自安好。”
裴母小声道:“不瞒老姐姐你,我这辈子从记事儿起,也就自老大老二分了家才活得像个人样儿呢。”
小时候还不怎么记事,自己还走不利索,就得趴地下给年纪差不多的兄弟当板凳,让他们踩着上床。
年纪相仿的兄弟尿了床,结果是她挨骂,骂她不警醒点,回头还得她跟尿床的兄弟换地方睡,她睡湿漉漉的尿窝子让兄弟睡干爽地儿。
在娘家那些年,她一口纯粮食没吃过,不是掺着米糠就是掺着麸皮。
哎,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说不完,她都忘了,懒得回想。
现在日子过得好,比什么都强。
以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死在老头子前面,现在?
她就想和老头子好好活着,老二和阿宁孝顺,她活个七老八十也不满足呢。
宫嬷嬷笑得眼里有泪花儿,隐约的又好似想起自己小时候,不过年纪大记忆差,很多事儿都忘啦。
没必要去想,现在过得舒坦,比什么都强啊。
有宫嬷嬷帮衬,裴母准备请客宴根本没压力,她直接跟大伯娘几个道:“阿宁说她和二郎回来的晚,没请大家吃年尾宴,索性攒到大年三十下午摆酒,把高里正和作坊管事儿、运输队管事儿都请来吃一顿,吃完再各家回去过年。”
裴大伯一算那得多少人,多少东西?
他就推辞,他们跟着阿宁和二郎没少赚钱,二郎请客请外人意思意思就行,自己人算了。
裴母却道:“外人都请,哪能落下自己人?你们还得来陪客呢。阿宁说了,现在家里不缺吃的了,就图个热闹,把家里人都带上。”
大伯娘知道沈宁的意思,之前沈宁透露过,有话想趁着过年跟大家说说。
她笑道:“行,就是那么多人来吃饭,咱们今儿就得准备吧?”
裴母、宫嬷嬷和大伯娘几个老太太们又一起商量。
本家几户,加上高里正一家,加上宫嬷嬷和学徒们,还有作坊各管事带着家里人,得小一百人呢。
家里摆不下,得去作坊那边儿摆,把各家最大的饭桌搬来拼起。
至于锅沈宁家没问题,但凡有炕必然连着灶,有的还是双锅连灶,加上作坊那边儿的锅,足够用的。
今天就可以把大骨头汤、牛肉、羊肉、下水等需要久炖又不怕放的先炖上,明儿就煎炸炒、烤。
裴母拉着宫嬷嬷的手笑道:“有老姊妹帮衬,我半点不慌。”
宫嬷嬷几个都喜滋滋的,感觉今年过年格外有滋味儿有盼头。
裴母又趁机招呼孩子们过来点菜,“明儿下午咱们请客,好些人来吃饭呢,你们都能点一道自己爱吃的年夜菜啊,快来点。”
小珍珠最先跑过来,“奶,我点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现在是孩子们的最爱,百吃不厌。
宝儿:“我要吃虾皇饺儿。”
虾皇饺是孩子们听蔺承君口述,央求沈宁做的,后来去县里厨房也做,却没有沈宁做的水晶皮那么薄透有韧劲,馅儿也没有沈宁调得鲜香味儿美。
在县城沈宁极少下厨,孩子们懂事也不缠着要,现在回家让点年夜菜,他们就不客气啦。
而且这一趟回来,各酒楼饭馆和其他老板送了好多年货,里面就有比巴掌还长的大海虾。
小鹤年点的是鱼丸。
若是亲娘做饭,小鹤年是舍不得点复杂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