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1 / 2)

他可不爱背书了。

待唐钜带着孩子们离开后,靳老板和高里正一起过来。

高里正原本住这里,因为顾千里和蔺承君过来,他怕住不开就去闺女家小院儿住。

知道孙子跟着阿年他们去成家玩儿了,高里正努力酝酿出的一点悲伤之情也不见了。

他现在最大的心事就是怎么才能让沈宁和裴长青在他死后依然照拂他的儿孙们。

他知道如果自己家没本事,只靠人家照拂没用,所以他努力培养高三郎,希望老三跟上沈宁的步伐。

他也知道高三郎跟沈宁裴长青没有什么深厚感情,若自己不在,老三肯定维系不住两家亲密的关系。

他就寄希望于第三代,希望高进升跟着沈宁好好做事,高进禄跟着阿年好好学习。

从小的玩伴、从小一起长大,这情分是非常可贵的。

只要高进禄一直跟着阿年,没有意外的话,等阿年出息了高进禄也能跟着沾光。

至于再下一代的事儿,那就儿孙们自己安排了。

靳老板不知道高里正心里这些想头,他正为杨老板唏嘘呢,“这叫什么事儿啊?也太……”

太突然、太不体面。

裴长青:“杨家家风不正,从上到下一塌糊涂。”

不是说杨老板这个死法儿,而是家仆第一时间将主子不体面的死因给宣扬了出来。

这说明杨老板在杨家真是没有一点威信,甚至得不到一点尊重。

但凡家里人对他有敬重,都不至于让人这么快宣扬出来。

一般人家出事儿,主人会约束下人噤声,不得胡言乱语,下人恪守本分,也不会肆意议论。

可杨家?

不过想想他去杨家盘个火炕都能被丫头盯上投怀送抱,可见杨家家风如何。

从上到下,估计都是投机钻营之辈。

沈宁:“他家人若是有脑子,就赶紧约束下人,报个急症,再请家里相熟的郎中出面说说。”

总不至于让满城拿杨老板的死当笑话讲吧?

杨家人没脑子,麦掌柜有,只要杨家让他主持,他会想到的。

靳老板也想到了,“若是老麦帮杨家主持,这会儿该派人上门报丧了。”

按照惯例,家里死了人得给亲朋报丧,生意往来关系不错的也会报丧,除了继续保持合作也能收丧仪,来吊唁的人多也是逝者的体面。

半上午过去,他们也没接到杨家报丧。

靳老板叹了口气,“虽然我和杨老板有过矛盾,可也没盼着他死,他猝死我还是很难过的。哎,好运来怕是要没落了,令人不胜唏嘘啊。”

沈宁也没说什么,只让张氏和裴大柱带人去杨家关心一下,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这也是常规操作。

沈宁就没再过度关注杨家,毕竟她这里也很忙。

蔺承君和顾千里安排完这边的事情,他们还得回豆腐村,过些天要带制糖师傅南下。

他们得抓紧时间去南边制白糖。

秋冬收的甘蔗刚好能提供这一波所需的原料。

蔺承君又把沈宁铺子里的货物细数了一遍,“这些针织的手套袜子内衣会受贵族欢迎,细棉线和丝线的都要。另外,这些糖果,也要。当然,还没做好的香皂、洗发膏什么的,也要。”

顾千里:“既然如此,就让北上送蔗糖的船把这些货一起拉回去。”

蔺承君:“糖果我们可以自己做,针织品和洗护品从沈老板这里进。”

倒不是为了省进糖果的钱,主要是沈宁这里原料有限,到时候这些糖只怕都不够卖的,而他们在甘蔗产地,制糖和糖果自然更方便。

沈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