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1 / 2)

沈宁转身问守在门口的二蛋几个:“阿年和阿恒呢?”

二蛋小声道:“阿年说人多忒乱,他和小公子去僻静地方看书了。”

沈宁笑道:“这会儿又把自己当孩子了,快去给他们喊回来。”

她和裴长青把种玉米瓜子、研究白糖的重担交给阿年,阿年完成得很好,自然会引起朝廷重视。

钦差也是冲着他来的呢。

阿年聪慧又勤奋好学,再有名声,以后科举、仕途之路就会顺当很多。

沈宁和裴长青志不在做官,可小鹤年有那样的志向,做父母的自然是要托举的。

她又请唐钜去迎迎珍珠和阿鹏,即便在宋家有点小事儿,也该回来了。

她原本以为他们走小路呢。

很快小鹤年和谢恒一起回来,院子里已经挂满了灯笼,屋里更是挂了好几盏蜡烛灯笼,照得屋子犹如白昼。

不只是小鹤年感慨,谢恒心中都感叹,沈姨家从来舍不得这样点灯的。

俩孩子一进屋,卫先生和严主事立刻把视线落在小鹤年身上。

一个普通农家的小子,小小年纪就知道跟着大伯读书识字,还能给亲爹启蒙,还能办个乡村学堂领着满村孩子学识字。

为了爹娘识字方便快速,他还和谢恒一起琢磨拼音识字法,还跟谢恒一起琢磨珠算,后来又带着孩子种玉米、研究白糖做法。

这样一个孩子,不可能不引人好奇。

卫先生和严主事都是读书无数,博闻强识的,也看过不少记载能人异士的文章。

卫先生心里猜测这孩子兴许有什么神异之处?

他是信服萧先生的,萧先生不可能弄虚作假。

严主事是有所怀疑的,真不是曾知县特意造出来的人才?

一家子出一个天才,那是可能的,出俩、出仨?爹娘儿女都天才?

总觉得不可信。

即便谢相爷一门三进士,儿孙也善读书、有出息,可这也是数百年丰厚的根基积累,孩子再聪慧好学,便厚积薄发。

裴家呢?

这么看裴家比谢家还要厉害。

突破常理的厉害。

严主事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很可疑,但是跟这一家子聊下来他又觉得这一家子很……正常,没有什么可疑的。

虽然说话做事有些不拘小节,不那么遵从礼法规矩,但是乡下人底子薄,规矩少,学习快但是理解不深,这是很正常的。

甚至不只是夫妻俩和小子独特,这裴父裴母也让严主事觉得不普通。

俩老人家也识字,也会算数!

不仅如此,老爷子竟然还能画格子设计红席的花样,还能算需要多少篾片,编多少行。

这、这简直不可思议啊!

就是很多管钱粮的吏员,他也算不出的!

那老太太也不一般,她也识字会算数,她会织袜子和手套,一看他的手腕就知道要起多少扣,如果线加粗减几扣,线细的话加几扣,要织多少圈等等。

她如数家珍,而且一边说一边掐指头算!

管他们可不可疑,严主事恨不得将他们都抢回去!

卫先生虽然对算学不感兴趣,也不精通,但是日常算数还是会的。

可他听不懂裴父裴母的算数,一头雾水,两眼震惊。

严主事自然要问。

裴父说专业知识还行,让他说别的他就嘴巴不够利索,索性闭嘴不吭声,让老婆子说,老婆子要是不会那不还有儿子儿媳以及孙儿嘛。

裴母已经历练出来了,这会儿也不再紧张得磕巴,她起身行礼,待卫先生让她只管坐她又坐会凳子上。

宫嬷嬷握握她的手,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