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记性却是好一些的。
当然,裴长青理解力好,加上有前世读书以及工作阅历打底,背书也是很快的,四书也是背完了的。
刘知府忍不住把四书里随口起两篇抽查小鹤年的背诵情况。
小鹤年都背出来了,一字不差。
不只是刘知府高兴,詹通判和曾知县也都频频颔首。
确实是个聪慧的孩子。
刘知府当场就指点裴长青和小鹤年学问。
父子俩认真听着,虚心受教。
刘知府虽然曾经摆烂过,却也是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学问自然是很好的。
现在别说进士,只要是凭自己本事考的,秀才的学问也是很好的,举人进士更不必说。
刘知府、詹通判、曾知县几个要指点裴长青父子学问,那自然是他们的机缘。
裴长青趁机请教了几处学问。
萧先生他们给了他不少书,也有不少精品文章,裴长青在沈宁的帮助下虽然多半能理解,可毕竟是文言文且他们不是古代逻辑,有些知识似是而非,理解得就大相径庭。
需要名师指导。
刘知府试了试裴长青,发现这人也却有本事的,惜乎少时被耽误了没捞着读书,若是能早点启蒙读书,现在说不得又是另一番造化呢。
刘知府几个在东间炕上指点裴长青和小鹤年学问,沈宁在堂屋听着都获益匪浅,解决了不少疑惑。
她瞅瞅外面的陈琦,这孩子平时文静又听话,这会儿却有点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