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好,阿恒跟裴家关系亲近,还在裴家住过一些时日,又带着裴家小子读书,两人师兄弟相称。
以后阿恒与裴家走动,礼物谢家也得出一份。
皇帝吊足了几人的好奇心,这才让谢相爷几个也品尝一下。
太子急得不行。
谢相爷朝他微微颔首,拱手,“殿下先请。”
太子刚要伸手,却又被谢恒从后面拽住。
太子:侧首怒视他,你是我伴读,不要扯后腿!
谢恒面无表情,瞥了他一眼:你是太子,要谦虚尊老。这是你为太子的名声!
皇帝见太子如此有礼,甚是宽慰,赞许地朝俩孩子笑笑,让谢相爷几个鉴赏品尝。
谢相爷略尝了一下,果然是糖!
他浓眉一挑,笑道:“恭贺陛下,天佑我大庆。”
又是一个发财的路数。
若能带着这种白糖出海,绝对暴利!
其他人也大声恭贺皇帝。
太子终于得着机会尝尝了,“哇,好甜!好白!好细!这才是真正的白糖!”
以前都是叫黑糖、红糖、饴糖、糖蜜之类的,虽然也有白糖,但那只是叫叫的,那糖黄中发褐,一点都不白。
谢恒也尝了尝,清俊的眉眼染上喜色,他扭头看顾千里。
这是阿年之前信中说过的白糖实验?
他们成功了!
顾千里朝他点头,示意阿年有礼物和书信给他呢。
礼物在后面,书信却是带在身上的。
谢恒心头欢畅得很,看太子都顺眼许多。
顾千里简单给皇帝和诸位阁老讲了讲,皇帝也看完了信。
几位阁老翘首以盼,等着皇帝将信给他们也浏览一番,结果皇帝把信折起来塞自己袖中了。
皇帝笑眯眯的,“福气娘子和裴二郎再献新制茶之法,在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的队伍里再添青茶和黑茶制法,以助朝廷出海贸易。另外裴二郎夫妻带着儿子裴鹤年以及豆腐村学习班的学生们花费一年之久,屡败屡试,终于试出真正的制白糖之法,听闻皇家欲重新开海外贸易,便即刻进献。”
他将三个月扩展为一年,以示不易。
几位阁老便晓得皇帝这是非要插手海外贸易了。
朝廷暂时没有多余的钱财建造一支强大的船队出海,但是民间私船出海一直屡禁不止,各大家族都有船只出海。
当然,表面谁也不会承认。
不过现在皇帝表达了合作的意思,回头就会派顾千里去泉州福州等地谈合作,到时候那些民间私船也会“懂事”地很乐意合作,并且做出让步。
新式衣物、新式制茶法、新式白糖制法,这足以吸引各大家族让利。
谢恒坚持的三分利益也获得了皇帝的支持。
沈氏和裴二郎作为技术支持,肯定要分一份的,皇帝和船队作为出海贸易的主力,那也是要分的。
当然出海风险大,平分是不可能的,出海的肯定要占大头。
刘阁老和张阁老的意思朝廷可以出面帮忙联络江南、岭南极富有经验的茶园,到时候沈氏和裴二郎负责教授手艺,他们负责制茶。
而制糖也可以如此,他们联络岭南那边儿的甘蔗园制糖坊,沈氏和裴二郎传授技艺,他们负责制糖。
到时候直接从那边装船出海,极为便利。
当然具体合作方式还得去跟裴二郎夫妻俩谈。
顾千里也表达了沈宁的意思,她建议朝廷跟淮州商人蔺承君合作。
蔺承君是商人,是个信守承诺的商人,并不唯利是图。
沈宁跟他合作这些时日以来感受颇好。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