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公对陈琦的纸条深信不疑。
他觉得孩子们和王冯二人无冤无仇,也不认识姓乐的,不可能编这种谎话。
两位嬷嬷更不可能,她们若是知道什么直接告诉他就好,根本不需要通过一个孩子。
卢锦和张顺也没这个本事让孩子帮他们,这几个孩子非常懂事,不会随便掺和小太监的事儿。
至于顾千里更不可能,都不需要用这样的方法,只能是几个孩子的决定。
如此想着,他又打开小珍珠送的点心匣子,里面赫然放着一个黄金小貔貅。
他不禁笑起来,这小丫头,真是有意思。
底下也有一张纸条:张爷爷,你送我那么多金子,我没有别的,就把这个小宝贝送给你吧,你要好好保管它呀。另外一个是阿恒哥哥的,你帮我们交给他呀。
张公公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孩子,这些孩子,怎么这么可人疼呢?
都是好孩子呀。
离别时小鹤年那欲言又止的眼神,那满脸的关切,哎,也是谢恒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总归是有人真心记挂他、疼爱他的。
他去裴家那一日,裴家人跟他们说话时刻把阿恒挂在嘴边的。
两位大人夸阿年,阿年说我师兄教的好。
小珍珠显摆金貔貅,说阿年阿恒也都有金麒麟,不过没她的漂亮。
宝儿也把阿恒哥哥教的这个,阿恒哥哥爱吃那个挂在嘴边。
真情如酒,越酿越醇。
谢恒也是好孩子,心里有那家人,自己的糟心事不告诉他们,怕他们担心。
原本他以为谢恒会在信里告诉裴家他过继的事儿,既然谢恒没说,那估计是不想他们知道,所以他也没多嘴。
毕竟北谢的人想带谢恒回北地去呢,或许短期内不会回来,说了徒增伤感。
北谢是前朝权贵,在蒙古和相当一部分汉人心目中份量很重,当初太祖皇帝想要杀光他们三族,他们表示愿意固守北地,不入中原不进大庆官场,为大庆和草原的和平贡献力量才得以保全。
后来他们也确实促进了大庆与漠北漠南的和平,还为大庆提供了漠西的情报。
如今北谢人丁凋零。
当初最强壮的子弟战死的战死,被处死的处死,后来搬去雁门关一带,养尊处优的贵族很难短期适应当地的恶劣环境,不少人水土不服死去。
而草原势力迭代,数次南下劫掠,北谢当家人屡屡组织百姓协助雁门关守军反击,死伤不少子弟。
百年至今,他们除了几位老人和中年人,年轻一代没有特别出彩的子弟。
如此下去,可能不用二十年,他们嫡系便会消失。
他们不想断了传承,便跟朝廷和谢相爷提出从南谢过继聪慧嫡系子弟。
即便人丁凋零,他们也很挑,非嫡系不要,非天资聪颖者不要。
谢恒大哥是长孙,符合要求,可他已然成材,谢相爷视为家族继承人自然不会过继出去。
二哥虽然读书不错,却差了点意思,对方觉得不是最优选择。
最后他们看中萧先生的弟子谢恒。
能被萧先生选中的弟子,自然不是非凡之辈。
谢相爷觉得谢恒虽然天资聪颖,可毕竟年幼将来有更多变数,便答应将他过继给北谢做继承人。
身为谢家子弟,不管愿不愿意,享受了家族庇护就得为家族牺牲。
当然,过继给北谢也不算牺牲,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天大的好事儿。
可张公公觉得那孩子定然是不喜欢的,估计在他眼里,这形同亲人对他的彻底放逐。
想起南下的时候那孩子站在萧先生身边儿,小小年纪眼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