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馋,但是他没哭没闹,因为跟着姐姐哥哥这些日子,他知道哭闹没好果子吃,而且家里好东西就是一人一份的。
二蛋把悄悄递向阿年的手默默地收回去,怕被珍珠骂。
小少爷吃完自己的瞥了阿鹏一眼,阿鹏腮帮子鼓起一个小包,早塞自己嘴里了,根本没想分给他家少爷。
小少爷:“……”
现在他严重怀疑有时候阿鹏分他吃的是阿鹏不喜欢的!
就跟珍珠对宝儿一样。
沈宁吓唬他们,“吃着不咸,其实还是咸的,不能吃多,小心口渴灌一肚子水尿炕。”
宝儿被珍珠说了很多火炕怕尿的事例,谁谁尿炕,半夜咕咚掉炕洞子里去。
他就没再要,咸鸭蛋也不吃了。
他在家常吃咸鸭蛋,而沈宁的咸鸭蛋再好吃也是咸鸭蛋,他吃口蛋黄就不吃了。
时候差不多二蛋就告辞。
小少爷不让阿年出门,就拜托阿鹏去送送。
二蛋说不用送,自己村呢,他可比阿鹏哥哥熟。
阿鹏还是给他送过去。
而蔺承君以真心换真情在裴家待得也很舒服,裴父裴母和孩子们都很喜欢他。
他送孩子们几本他自己写的游记,里面不但记录了路线,还记载了异地的风土人情、饮食、自然风光乃至各地奇闻。
这是他亲自整理抄录的,上面还有他的各种心得,不但能给孩子们长见识,还是很好的向导呢。
小珍珠不知道书的珍贵,小鹤年却清楚。
他在书肆这些日子,也知道这种私人游记笔记是非常宝贵难得的。
“蔺叔叔,我们借来阅读抄录,下一次就还给你。”要是直接拒绝,小鹤年也舍不得,他也爱书如命呢。
蔺承君笑起来,没拒绝,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分寸,教导得真好。
他又看看谢恒,这俩倒更像孪生兄弟了。
小珍珠:“蔺叔叔,你去了京城,可以给我们写信吗?”
这年代书信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大部分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收不到一封信。
小珍珠羡慕阿恒能收到萧先生的信,她也想有人给她写信。
当然她不羡慕阿恒收到家里的信,她也不想爹娘给她写信,她要和爹娘在一起,收别人的信。
蔺承君笑道:“当然,不过山高路远,信从京城发出到你手里起码要二十几天了。”
而且找镖局或者运输队送信也不便宜。
小珍珠点点头:“嗯嗯,我知道,我会给你回信的。”
为了回信,她也会好好学写字的。
严格意义上来讲,蔺承君是她第一个大朋友,给她打开了眼界,让她收获了新体验。
第二日天蒙蒙亮,村里人就陆续来上工了。
蔺承君又被震撼到了。
只见这寒酸简陋的作坊里在他看来不只是东院儿,而是包括沈宁家、东院儿、地窨子、过去的米粉院儿,以及前面后面的地方,都是作坊的一部分很快就走动着忙碌的身影。
夯土墙的、搭米粉棚子的、挑水的、处理白菜的、做素鸡的、做腐乳的、处理鸭蛋鸡蛋的、搬运大缸和坛子的,很快又有过来送冬白菜的、送豆腐块的……
明明是初冬冷飕飕的早晨,可这里却忙得热气腾腾,有条不紊。
更让他震惊的是那个二蛋他不只是跟着阿年玩儿的,他甚至是沈老板的小助手?
他跑来跟沈老板报账,今天早上收了多少斤黄豆,收了多少斤冬白菜,收了多少斤柴火,田大娘哪里那里算错了,哪里那里做得不错。
蔺承君:“……!!!”
他都没有这样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