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1 / 2)

虽然还是又黑又瘦,但是脸上笑容不断,一双眼睛也炯炯有神,整个人好像正在茁壮成长的高粱,劲头十足,一点不像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子。

不仅如此呢,岳父说话的腔调好像都不一样了,听着像是见过世面的老爷子一样,跟那些粗俗鲁莽的乡下人不一样,跟那些不识字的商人暴发户更不一样。

啧啧,岳父看起来更像那些员外爷呢。

不愧是二舅兄的亲爹,不愧是童生的亲爹。

宋福瑞对裴父也更加尊重起来,“爹,你们只管编,编多少外面要多少,镇上卖完还有县里呢,不会压手里的,再招几个人也使得。”

裴父眼睛亮亮的,“女婿,当真呢?”

宋福瑞笑道:“爹,我还能骗你?订单都在二嫂那里呢,你只管问她。”

裴父高兴道:“我当然信你。就是俺们现在五天就能编14张大席,我怕编多了卖不掉,都不敢招太多人呢。”

以前一个人从处理秫秸到编成福字席,起码得十天。

阿宁说这样单打独斗每个人都要做很多重复的活儿,浪费功夫,如果给他们集中起来分工合作,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他雇几个工钱便宜的老头子老婆子和小孩子,给他们分工,有的负责刮秫秸叶子,有的负责撸桩子,还有的负责泡水碾压,再有负责刮瓤子的。

如此他们每个人只需要做一两样活儿,就会越来越熟练,闭眼都不会出错。

而地窨子里的编匠就只负责拿篾子编席,速度自然会快很多。

只编席的话,一个人最多六天可以编完一领带福字的红席。

他们现在有14人,每个人单独编席的话,六天能出14张。

两个熟手合作最多两天半就能出一张大席,五天就能出14张,比单干快。

现在有四个地窨子。

一个地窨子装五个人最合适,既不拥挤,又不会浪费空间,可以同时编两张大席和一张双喜字小席。

大的16人,小的4人。

还可以再招六个人。

宋福瑞听裴父说几个人、几个地窨子、怎么搭配的数字,眼睛越睁越大,最后嘴巴都合不拢了。

“爹,你厉害呀,算得这样明白。我……”

我都不会!

我差点没听懂!

裴父又骄傲又谦虚,笑道:“我哪会啊,这是阿年帮我算的。”

宋福瑞的嘴巴彻底张成○形,“阿年?”

那么小一个孩子,他识字就算了,他怎么还会这么复杂的算术?

他都不会!

宋福瑞深受打击,告诉裴父可以多编红席就不好意思继续打扰了。

不能耽误岳父赚钱。

他听着草棚子那边儿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忍不住蹑手蹑脚地过去看。

草棚子挂着草席子草帘子啥的,他凑过去就看到里面的光景了。

就见前面木头架子上靠着一块打磨得很平滑的石板,旁边放着几块有尖角的石头。

阿年用石头在石板上写字,教孩子们读。

旁边棚子顶上还挂下来一副卷轴,上面画了一些横线,横线上还画着曲里拐弯像字不是字的东西。

下面有八个孩子,大的顶多七八岁的样子,嘿嘿,他家宝儿最小。

就见几个孩子包括他家宝儿端坐在小板凳上,两只小手放在背后,仰着头,张着大嘴,“放、fang放!风、feng风!”

小鹤年并没有写出来,只是领着他们熟背,所以宋福瑞也看不懂。

很快小鹤年几个发现了外面的宋福瑞。

小珍珠和宝儿就跑过去把宋福瑞拉进去,“小姑父/爹,一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