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1 / 2)

说话的时候裴母又给高里正端上来一盘煎饼果子,家里有什么就包什么,铲成三段,吃起来方便。

高里正和沈宁熟了也不忌讳,一边吃一边说话,吃掉一块才惊讶道:“哎呀,怪好吃的,和之前的煎饼不一个口感呢?”

沈宁笑道:“之前的煎饼是烫面儿,干煎饼,这个是面糊糊摊的,要厚一点,还打了鸡蛋吃着更软乎,这都是里正伯你家的鸡蛋。”

沈宁家没养鸡,就从高里正家买蛋吃。

高里正就给她成本价,沈宁不肯占便宜又多加一点,反正不让人亏钱。

买他家的鸡蛋比自己养鸡划算,沈宁觉得占了便宜。

高里正:“真好吃,你别说,我一早或者一晚的到了县里,又累又饿又冷又困,要是有这么个热乎乎的煎饼果子,我真买。”

他看了看,估计道:“加这些东西卖八文,指定有人买。”

沈宁:“若是在府城和京城,肯定不错,县城还是差点。”

县城打工族没那么有钱。

有钱老爷们也不太一早一晚的又累又饿又困。

关键现在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不行,小吃摊儿赚的就是辛苦钱。

即便现代人口多,推车子卖煎饼果子能赚钱,也并不能发财,还是赚辛苦钱。

古代更如此。

当然肯定比种地的庄户人强,在大城市一年赚个二十两出头还是可以的。

高里正:“饭馆儿里肯定行。回头教给常老板他们,他们卖货栈码头苦力吃食,量大管饱,不少赚。”

卖给他们甚至不用加鸡蛋,就卷着素鸡油豆腐和腌白菜就行,卖四五文。

这么一大个,足够他们吃饱的。

不知不觉高里正吃饱了,还打了个饱嗝,“阿宁,我和你商量个事儿,我这里也打算再添几个人儿。”

沈宁点头:“里正伯你说。”

高里正:“我大舅兄家的孙子,叫陶启明,小伙子有劲儿勤快,为人开朗,性情稳重,不闹事不嘴碎。我先带他几天,回头让他去邻县试试。”

原本他寻思先从熟人入手,再由熟人一波波介绍,半年差不多能把县城拿下来。

他没去想自己开铺子零售的事儿,因为县城有好几家酱菜铺子,主卖酱油、酱料、酱菜、豆制品等,他们再开没有优势,不如就发货给张老板和其他酱菜铺子。

这一次张老板也给他介绍了一家酱菜铺子,进货量不小。

他算着县城零售差不多就这样了。

现在既然张氏带人跑县城,他寻思自己去开发一下邻县。

当然不是两眼一抹黑贸然开发,还是熟人介绍。

这一次除了寺庙和酱菜铺子另外一个就是东南边成安县的曹家船帮。

跑船帮的三餐不定,基本都是窝头就咸菜。

豆腐娘子的腐乳、腌白菜、卤素鸡、油豆腐等很合他们口味,当然还要配上那个煎饼。

煎饼比砸破头的窝头好吃多了。

不过因为距离远,高里正出于安全考虑,把油豆腐剔除了。

这东西他们想吃可以自己炸或者从县城进货。

现在县城那几家豆腐坊除了素鸡还没做出来,油豆腐和腐竹、豆皮笋都有了。

因为沈宁和高里正这边定价不高,所以老主顾一个都没流失,而且还带着另外三家豆腐坊也定了合理的价格。

原本依着他们,油豆腐咋不得十五文一斤?

毕竟是油炸的呀,油多贵呢!

曹家船帮定了不少素鸡、油豆皮、腐乳和腌白菜。

从成阳县去成安县可以坐船从莲河一路南下,比去其他地方方便,所以高里正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