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就走,他就在灶房这里喝,也不用进屋上桌。
王木匠偷偷瞪他,让他斯文点。
王大却转个身躲着喝。
面粉炒得香喷喷的泛着甜味儿,煎蛋饼也香,白菜带着脆甜,还有酸萝卜的微酸。
这一碗深秋的白菜面糊汤,好吃得汉子们都不吭声,一口气喝掉,然后悄悄擦一把额头渗出来的汗珠,再去西边儿收拾一下就回家了。
沈宁他们也进堂屋吃饭。
只有面糊白菜汤可不管饱,所以沈宁又把卤好的素鸡、香干、熏素鸡给端上来。
用一个釉面小坛子装着,沈宁还削了一些柳条插着,反复使用,跟吃麻辣烫似的。
小珍珠一边喝面糊汤,一边笑,“娘,你不知道,我刚才看到你用面粉做面糊,还以为是疙瘩汤呢。我还寻思‘哎呀,这不是浪费面粉吗,干嘛不包饺子或者包包子呢,擀面条也比面疙瘩更像好饭啊’,结果一吃,我滴个老天奶奶啊,真香,又香又甜!比面条可好吃呢!”
沈宁就笑,闺女这小甜嘴哎,早晚要给她灌迷糊了。
小鹤年也喝得额头冒汗,“娘,这个可以叫白玉翡翠汤。”
大家笑起来。
小珍珠:“你们读书人就是会糊弄人,白菜面糊汤成了白玉翡翠汤。”
小鹤年:“那你说是不是吧?”
小珍珠猛点头:“白面很珍贵,白菜也挺好,但是鹅蛋呢?鹅蛋没有排面儿吗?应该叫白玉黄金翡翠汤。”
小鹤年:“读书人觉得黄金是俗物。”
小珍珠:“你觉得是吗?”
小鹤年:“我觉得我是俗人。”
小珍珠就哈哈大笑,“我喜欢黄金,虽然我没见过!”
沈宁:“等爹娘赚钱了,就给你买金子。”
前世她就喜欢金子和金饰品,还想给自己孩子攒可多金子。
结果没孩子,裴长青倒是给她买了不少金子和金饰品。
吃完饭,裴长青拿出裴云给的包袱,交给沈宁,“阿云给孩子做的鞋子。”
沈宁拿出去大家一起看,打开包袱里面一共四双鞋子。
两双草绿色,两双宝蓝色。
草绿色的掐着黄边儿,鞋头还缝了两朵黄色的小绒花,宝蓝色掐着墨绿边儿,没有装饰,但是鞋头微微翘起,正是那日娘娘庙看到的学堂学子们穿的样子。
不是单布鞋,而是多层夹鞋,正是秋天到初冬穿的。
小孩子脚热,没那么怕冷,所以不到冬天不肯穿棉鞋。
沈宁夸赞道:“阿云的针线活儿可真漂亮呀!”
正在洗碗的裴母也点头,笑道:“甭管她婆婆对她好不好,可给她练出一手好针线活儿。”
鞋子、衣服,都是去了宋家练的。
沈宁喊小鹤年和小珍珠过来试试。
因为小孩子脚长得快,鞋子需要略大一圈,否则很快就挤脚了。
不过裴云也花了巧思的,鞋底大一些,鞋面收口紧一点,回头脚大了可以放一放,这样能穿到来年天热乎起来换单鞋。
俩孩子把鞋子穿上,很合脚。
小珍珠用力蹦了蹦,发现黄色的绒花会散开收拢,“哇,好好看,我好喜欢!”
她穿着布鞋跑几步,又来个金鸡独立,“哇,原来穿布鞋是这样的感觉呀,好舒服呢。”
小鹤年虽然没说那么多,但是眉梢眼角也有散不去的笑意。
他也很喜欢。
沈宁也连夸漂亮,“穿上新鞋子,我咋觉得你俩更俊了呢?以前就是最靓的崽,现在是最最靓的崽了。”
这下不只是珍珠和阿年,裴母和裴父都笑起来。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