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长青:“大舅要是喜欢这样的,那我帮你……”
“不用不用!”童大久摆摆手,笑道:“你怪忙的不好耽误你功夫,回头儿让村里木匠做一个。”
裴长青就仔细告诉他做法儿,冬天冷还可以把石磨搬进屋里,绳子直接上梁。
童大久听得连连点头,“这个好!在屋里推磨不占地方,冬天推磨也不冷。”
豆子、高粱、小米这些也不能顿顿捞干饭、煮稀饭,也会磨面捏窝头贴饼子啥的。
两三天就要磨一次。
冬天一大早就要起来推磨,外面很冷,大家都想把石磨搬进屋里。
无奈房间不大,放个石磨转不开人。
要是这样推磨就好了,人不要转来转去,自然就省地方了。
裴三叔见大舅兄很中意,裴长青对大舅兄也很尊重,倍感有面子,骄傲道:“大哥,二郎厉害吧?”
童大久连连点头,“确实厉害!”
看完石磨裴长青又主动陪他去看沈宁点豆腐。
童大久看得很是惊奇,感觉跟看戏法大变活人一样,往里倒了一下子水,搅和搅和,就出豆腐了?
“二郎媳妇儿,豆腐就这么……出来?”
沈宁笑道:“对呀,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嘛,大舅可以早点过来学,早点做豆腐吃。”
这些有心在村里换豆腐的都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他们是最想保密的,压根儿不会主动教人。
童大久见二郎夫妻俩对自己如此热情、敬重,甚至要第一个先教自己做豆腐,他是既高兴又惶恐。
心虚得厉害。
裴长青趁着童大久看豆腐的时间悄悄拉着三叔去边上说话,小声问要不要把木头钱都给了。
裴三叔小声道:“咋?你发财了?不是说好先给一半?”
裴长青:“那锯木头和送木头的脚力呢,咱不给?”
裴三叔:“咱都是实在亲戚,那是我大舅兄,也是你大舅,帮外甥做点活儿咋了,哪好意思要钱?他要是买咱的木头,咱便是没牲口也要用人给他拉过去。”
裴长青便放心了,进屋拿钱。
他给了一半银子一半铜钱。
虽然有兑换比例问题,但乡下人基本不管那个,有啥给啥,凑齐算数。
他给的银子都是整装二两一两的那种,没给剪开的。
裴长青观察童大久,对方接钱的时候很高兴,没因为给铜钱不乐意,也没拿起银子咬咬就直接塞进褡裢里。
看来之前是自己敏感了。
“大舅,褡裢挂在肩膀上不安全,我给你麻绳走的时候捆在背上。”
银子没什么重量,可还有几吊钱呢,一吊钱七八斤重,够老头儿背的。
童大久笑道:“可不咋滴,压得我肩膀沉,还是背着好。”
裴长青找了根小拇指粗的麻绳,帮童大久把褡裢两头扎住口,又分别打了几个绳结,可以像现代双肩包那么朝前背着。
“嘿!”童大久乐了,“二郎这脑瓜子真好使哈!”
他们还从来没见过这样背褡裢的呢。
裴长青看他那么高兴,也就不多想了。
童大久看了石磨和点豆腐,心头越发火热,自己家一天可以做这么三锅,绝对能换掉。
这夫妻俩真老实、真实在呀。
人家会点东西都想办法藏着捂着,他可好,说教人就教人。
真是好人呐。
这么一想他越发心虚,待不住了,想回家。
他卖给裴二郎的木头吧,之前几年总卖不掉有些闹心,前阵子就允诺11两卖给一个外村人。
结果那人几天没上门,他还以为被放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