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听得很细致:“今儿是春分,皇上于东郊祭日,果亲王府的人不敢打扰,天亮才送消息进宫。勤老太妃一听到消息就晕倒了,请了太医去诊治。卤簿从午门离宫,皇上应该是要亲临果亲王府赐奠。”
嘉嫔安静思索,屋里落针可闻。
果亲王是外臣,他死了与后宫妃嫔本不相干,但他还有一重身份,爱新觉罗近支宗室,当今皇上的十七叔,慈宁宫勤老太妃的亲儿子。
那就不能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可是反应多大才合适呢?
勤老太妃是庶太婆婆,她作为庶媳,勤老太妃病倒了,她要不要去侍疾?
皇上出宫,亲临果亲王府赐奠,那是做给满蒙宗室亲贵、做给天下人看的,但实际他的态度如何?他需要后宫有多大的反应?嘉嫔全都拿捏不准。
皇上在她面前几乎不谈国事,可能跟皇后谈得多一些。
嘉嫔回神,吩咐道:“扶我起来,去储秀宫。”
整个永和宫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所有人都忙碌起来。
因人手不够,魏敏小慧被薅进殿里,近身伺候。她们两个没有金珠银珠跟丽妍丽娜的那种默契,帮忙的时候笨拙许多,总需要银珠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弄出不少小岔子。
索性嘉嫔要求不高,穿着打扮得体,见皇后不失礼就行了,而且果亲王薨了,不打扮得招人眼睛就是最不容易出错的。
嘉嫔坐上仪舆,西拐穿过德阳门、履和门、广生左门,向南绕过坤宁宫,通过长康左门和琼苑东门进入御花园,走过长长的林荫道,再穿过琼苑西门和长康右门,在储秀宫的东侧,大成右门前停下。
她下了轿子,右手搭在丽娜的手臂上借力,跨过大成右门,步行入内。
刚走没两步,她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跨过对面的长泰门,与她面对面相遇。
纯妃?
第17章 第17章后宫怨气重。
看见纯妃,嘉嫔就气不平。
在潜邸同为格格的时候,皇上一心扑在皇后和贵妃身上。她俩一起吃残羹剩饭,争得的宠爱平分秋色,但她的地位比纯妃高一截。
无它,纯妃是民籍汉女,其父只是江南一富商,因容貌美丽、气质出众被江南官员送进宫,后被先帝爷送给皇上做格格。
而她金达莱,是正黄旗包衣,正儿八经的旗女。她家是内务府世家,
其祖上可以追溯到随龙打江山入关的时候,她爹是上驷院卿,正三品高官,深受先帝爷和当今皇上信任*。
纯妃是容貌美丽,有江南女子的温婉绰约,可是她长得也不差啊。
额娘说她美得热烈灿烂,像盛开的杜鹃花一样,刚好又姓金,便给她取了闺名,金达莱,就是高丽语杜鹃花的意思。
参加内务府大选的时候,先帝爷一眼就瞧中了她,让她进府伺候最疼爱最看重的皇子。
论身份地位,论容貌性情,她哪一样不把纯妃甩得十万八千里?纯妃自己心里也清楚,故而每次见她都先行礼,口称姐姐。
然而世事无常,纯妃竟然在皇上登基前生下了一位皇子。
生子有功,乾隆元年,皇上下谕内阁诏封为嫔,到了乾隆二年又晋为妃,赐封号纯,十二月初四正式行了册封礼,从此她就是纯妃了*。
而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嘉嫔,两人的地位颠倒了过来。
现在,她得主动走上前,主动行礼打招呼,口称姐姐。
嘉嫔心气不平,脸上却无一丝异色:“纯妃姐姐,你也过来了?”
纯妃点头。
她是一位实打实的柔弱美人。已经是春分了,白天最高气温可达15度。嘉嫔只穿了一件衬衣,一件外衣,一件背心,全是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