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宋归辞的解说,现场记者和线上正在观看记者会的人,终于弄懂了人工喉的含义。
一句话,人工喉就是一种能够‘翻译’聋哑人语言的工具。
这并不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工喉问世并投入使用了,只是效果并不好,翻译不够准确,佩戴以及携带都不方便,有点鸡肋的意思。
海星和中睿联合研发的人工喉准确率更高,佩戴更便捷,且价格还不昂贵,是一种大众努努力就能消费起的医疗器械。
空口无凭,宋归辞现场就给大家演示了人工喉的工作原理,使用者将器件贴在喉咙处,分别发出不同音量的低吟声。喉部的振动被器件接收后,经过对波形的智能识别,分别转化成不同音量的规则波形,实现了声音频率、强度的可控化。
目前,研究团队尚未将每一种规则波形与某种特定的含义对应起来,而这也是接下来的目标。
“我们需要建立使用者的声音信号库。”宋归辞说:“目前我们尚不清楚器件可以分辨多少种不同的声音,但强度、语调、长度、重复次数,甚至还有其他因素,会让声音种类的组合数量极大地丰富。
完成语言库的建立以及词汇的事先录制后,通过人工喉中的专用功放电路,使用者将操控着这些录制好的词汇,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思想传递至普通人的耳中。”
“我相信这一天不会远了,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那将是聋哑人的春天。”宋归辞以这句话为解说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第598章 我爱妈妈
宋归辞的解说既专业又通俗易懂,而且听的人还有点热血沸腾,对‘聋哑人春天’这个说法深表认同。
等到了记者提问环节的时候,一个个记者争先恐后的开始提问。
最先提问的记者问道:“宋总,请问这个项目研发到哪一步了?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您构画的蓝图?”
“我刚才说了,正在建立声音信号库。”宋归辞回答。
“也就是说已经有成品了吗?”另一个记者立刻追问。
宋归辞颔首:“准确的说是半成品。”
“能让我们看一看吗?”这是大家都想看的东西。
“当然可以。”宋归辞朝台下打了一个手势。
有人送上来一个密码箱,里面装的就是人工喉,宋归辞将其拿出来举高。
镜头跟着给了特写,让人意外的是那只是一个芯片,小小的,约莫只有成年男人拇指盖大小,跟现在市面上已经有的人工喉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是人工喉最核心的芯片,只需要将它贴在聋哑人的喉咙处,就能实现同声翻译。”宋归辞说道。
“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记者有些不敢相信。
宋归辞道:“我可以给大家做个实验,不过这张芯片目前收录的词汇还非常少,大家先看看效果吧。”
说着她又朝台下打了一个手势。
很快就有人带着一个聋哑人上来了,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脸上戴着口罩,头上戴着帽子,显然是为了保护对方的隐私。
“这个小男孩是先天性聋哑,现在他耳朵上戴着助听器,我们再把人工喉贴在他喉咙处,让他发音试试。”宋归辞把芯片递给下属。
下属小心翼翼的接过去,用医用胶带将芯片贴在小男孩的喉咙处,然后对他说:“你可以试着发音。”
主持人把话筒放到他嘴边,小男孩发出低低的声音:“我。”
只有一个字,但是特别清楚。
小男孩自己都吃惊的瞪大了眼睛,紧跟着又张了下嘴:“爱。”
听到自己又说出一个字,小男孩满眼都是欢喜,他看向台下某个方向,声音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