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3)

自己没有封侯的命,还延误了战机,拖累了大汉,这对李广来说也是不能容忍的。

他或许没那么能干,善妒气量狭小,但对待自己的国家和陛下,却绝无二心。

不然那么多次被匈奴俘虏,和匈奴交战,以匈奴对他的重视程度,他完全可以投降匈奴,再匈奴做个万户侯或者匈奴王对于他来说又有什么难的呢。

李广也向卫青作了个辑:“广有眼不识泰山,自傲于才,却只是井底之蛙,不知卫侍中气量宽宏至此,广为小儿对卫侍中无礼之事致歉,要杀要打广绝无二话,日后若将军若有吩咐,广必全力以赴。”

李广服气了,不管怎么样,他这个人才华确实是不如卫青的,无论是气量上,还是行军布局上,扪心自问是他能在一个人带队,有人缺战的情况下,带着部下正面围剿匈奴单于,甚至只因为有人延误战机,才放跑对方吗?

答案是不行的,李广他知道自己,如果他能行的话,怎么在天幕中就一次都没有成功过呢,他自结发起,出击匈奴数十次,算是日后,也只会多不会少。

这么多次的战争,他居然一次都没能大胜一次,可见他的行军作战是有问题的,因此李广心中的傲气便散了。

这辈子要是不能封侯拜相,便让他做个郡守,庇护一偶之地,也算报答陛下的恩德。

毕竟天幕不是说,他只有做太守的时候才最风光……

李广苦笑,飞将军啊,他这辈子也就做个飞将军了。

但愿陛下还能给他这个机会。

李广的头深深的低了下去,这个天命之年的男人,一下苍老了数十岁不止。

作者有话说: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⑧,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上簿:呈递文书接受审讯。

刀笔之史:古代负责主办文案的官史,后来替人打官司,写状纸,指其笔利如刀,亦能杀人。

有眼不识泰山,出自水浒传,李广不应该这样说,但由于占时没想到更好的词就先让他这样说了,之后要是有更好的词我在换

圆阵(阵形介绍):是指古代野战防御战时的环形战斗阵形,系古代“十阵”之一。圆阵是园阵为了进行环形防御的,金鼓旗帜部署在中央,没有明显的弱点。现常指队伍成员之间勾肩围成圆阵鼓舞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