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 / 3)

“可见另有隐情。”柳乐替他补完。

“是的。有人知道这是冤案,且不愿别人发觉。”

柳乐皱起眉。对这件案子,予翀知道的似乎不比她少,甚至可能还更多些,可是,连他目前也不能更进一步。假若案卷已被人销毁,再也找不着,还有什么办法?

“这件案子当时是方大人审的。”柳乐说,忽地问沈泊言,“方大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沈泊言答:“方大人素有政声。”

柳乐听出他言外之意,追问道:“那沈公子看他如何?”

“在下并非方大人心腹,不常到他左右,不敢妄加评论。在下听人谈论方大人,以夸赞的话居多,便有微词,也是说他严苛,或说他刚愎自用,倒确实无人质疑他断案不公。”

谈起案件,柳乐不觉把方才受到的震动丢开一边,心中越来越平静。她静静思索了一会儿,忽想起一事:“我还听过方大人审的另一件案子,被告是个商人,断他卖货鱼目混珠,坑骗别人钱财,这个商人已经死在监牢里了,不知中间可有没有蹊跷之处?我记不大清楚了,大致是这样……”柳乐就把当日在大理寺听张家嫂子所说的话全部告诉了沈泊言。

沈泊言认真听着,听完问:“王妃认为这桩案子断得不公?”

柳乐摇摇头:“这我不敢说,可我总觉得断得太轻率了。被告又在狱中送了性命,假若断案有错,那他死得也真冤。反正现在无处下手,不若先问问这个,无事便罢,若其中真有不妥当,那方大人是不是有可能……”

“贪赃枉法?”沈泊言多少有点儿吃惊,随即又说,“并非没有这个可能。或许那商人是受人欺诈,骗他的那伙人得了银子,分给方大人。果真如此,他们做得很周密,从来没人疑过。”他沉吟道。

“或许是我想得不对,恐怕不值得一查?”柳乐说。

“不,不,在下想,安排周密,正合方大人严谨的性子。王妃这个办法很好。”沈泊言激动道,“假如方大人并非秉公办案,绝不会只一两件,就拿这一件案子深挖。不管怎样,在下先去查查看。在下看过的案卷都有印象,这件确实不知,去年六、七月,那时在下正在外地。不过结案不到一年,案卷应能找到,上面该有记述,在下可以去访访当事之人。”

“我记得那位商人是没有家人了,即便有,离得又太远些。不过那位姑娘或许知道得更详细,只不知她是不是仍陷在娼门中,好不好找?”

“若案卷中记有她的名姓或者她所在的班子,应该找得到。不过在下不好去烟花之地走动。”沈泊言露出点为难的神色。

“沈公子不能去。”柳乐忙说。她不知沈泊言娶亲没有,若已有家室或定了亲,可不好向妻子解释,这是一重不便;另外,律法禁止官吏嫖妓,沈泊言去私访,要是被有心人瞧见告一状,搞不好有革职之虞。

想了想,她说:“这个我有办法:可以请我的侍卫帮忙,只要打听到姑娘在哪儿,可由他乔装出面,把这姑娘赎出来,不然她不是自由之身,恐怕有顾忌,不肯据实相告。等我慢慢再想个法子,把她安置妥当。”

“在下没想到可以如此,那便不用王妃操心,王爷借给在下几名侍卫,在下让一人去就是。”沈泊言说。

柳乐吞吞吐吐道:“暂且不用吧,或许你在别处另有事需派他们。再说王爷还不知这案子,说不定是我想错了,我看暂时不必……”

沈泊言立即答应:“等在下查明那位姑娘的身份及所在,就给王妃传信。”

“我让李烈安排下,到时你把信留在这里就行。”

两人商定好,柳乐便回了王府。

“王爷没来过吧?”柳乐问巧莺。

“王爷不会这时候来,知道姑娘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