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3 / 3)

柳乐边看边叹边记,最后合在一处:粗算下来,若无大事发生,平平常常过一年,整个王府的花销大约需要二十五万两银子。这是平常年间,今年另有两注大支出:一是王府修整,翻建花园花了二十九万,前院房屋修缮和器物换新又是三万;二是成亲,花了六万五千两。这便把前几年结余的、及予翀生病间少花了的钱全用去了。

如今虽还好,绝不至入不敷出,但以后增加了人口,只怕要紧张。

增加什么人口,是小娃娃,还是王爷立侧妃?柳乐脸一红,“没有的事。”嘴里嘟囔几声,好像只要她不乐意,就不会有小娃娃托生过来。至于他还想祸害谁家的姑娘她啪地合上账册,往旁边一推这天下都姓魏,他们家里的事,她管得了么,和她又有什么相干?

可柳乐是个较真的人,事情一旦开了头,总想着做完它。何况她看也看了,心里也盘算了,发现自己还挺爱盘算:先前父亲只管教书,学堂里的收支调度都是母亲操持,她还是个小小丫头、才开蒙的时候,就喜欢站在桌边看母亲拨算盘,耳濡目染地学了算账,懂得些理家的法子,不过等她大了想自己上手试试时,又来了嫂子,当家的事交由嫂子,她做小姑的偶尔出出主意罢了,不好替嫂子做主;再后来去计家,钱财事务都叫董素娥揽着,连出主意都用不着她。如今,总算有机会给她好比学厨多年,终于轮到自己掌勺了,又是一顿丰盛大宴怎能怨她手痒痒?

柳乐再次把账册翻开。若依她,这里头一半花费都能砍掉,可她想起已经被予翀取笑小家子气,就不好由着自己的性子省俭,而且予翀的意思恐怕是说:只管把钱积下,会招惹猜忌;二则,书本上讲,要推行变革,不能把既定的东西一概推翻,须得一步一步来。

她想:可以先不考虑如何少花,而是如何花得合理,把不必要的银子省出来,放在必要的地方。

那么,到底有没有不合理,若有,是哪一处?

第44章 她却怀疑予翀陷害计晨,岂不是太没有良心?

吃过午饭后, 柳乐把纸、笔、算盘都在桌上摆好,又一头扎进账册中,把这一年花费的各样明细账目细细拢了一遍。这一来, 可有了个蹊跷的发现所有的帐, 至少从表面看都对得上, 惟独在八月间,有笔一万两的支出, 记在翻修花园的名目下, 却没找见实际花在哪里。

一万银子, 八月。柳乐的心乱跳起来不就是那个时候, 在计家莫名其妙挖出来银子,不多不少, 恰好是一万两!

不可能, 是算错了吧。她只算修花园一项,又算了两三遍, 总是多出这一万两。

晚饭时,予翀过来,见了责怪说:“怎么饭都不吃, 这可让你太辛劳了, 要是这么着, 不如还给我好了。”

柳乐不露声色:“说了我不懂, 所以看得慢些。不过倒挺有意思,我想明日请教请教胥增百。”

“好啊, 明日你叫他。”予翀喜悦道。柳乐把东西收起来, 两人一起坐下吃饭。

第二日, 柳乐知道予翀白天一整天不在王府,便唤人请胥增百到书房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