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3)

柳乐感到不好意思,忙说:“罗大人真是位好官,既然他都想到了,就依他的办吧,你接着说。”

予翀道:“还有就是兵士们的粮饷,除去这些,剩下便是王府的私用了,大约还有总数七分之一的银子。如你所说,有一些幕友为我办事,另外那边也照这里建了一座府邸,各样都现成的,故也有家下人要养着,要留些银钱。这么算下来,差不多有总数十分之一,供你我与这一院子人的全部花用。”

说到此处,他停下,手指向另一摞册子:“那么这件事你可要答应我了吧,权当是为将来做准备。”

“又是什么?”柳乐不由问道。

第43章 增加什么人口,是小娃娃,还是王爷立侧妃?

“这是咱们家的家政。”予翀答, 露出一丝笑,“如何,你先把咱们这座王府管起来?别再说你当不起, 你定能比我做得更好。以后一应银钱出入都由你做主, 不管在哪里用了, 不必问我。”

这回柳乐并非措手不及了,可她不得不疑心予翀究竟是什么意思, 依旧摇头:“殿下太高看我了, 我没做过, 做不来。”

“谁生来就会?不必顾虑。”予翀仍是笑, “我把家底都交给你了,你还推, 可显得不厚道了。这些是王府里的总账, 能看见的人不多,王府的收入花销全在上面, 你有工夫时可先瞅瞅,若有不明白,或者还想看其它细账, 就找这个人”他随意翻开账本, 手指着上面一个印章, “这个胥增百是总账房, 账上的事情,你叫他进来问。其余大小事, 都找内务总管。”

柳乐见难以推辞, 又想起太皇太后的话, 便道:“上次太皇太后说要添些人,殿下看……”

“太皇太后说要我听你的。”予翀笑道, “你看要添做什么的人,告诉总管,让他先去挑,挑好了带进来给你看。说是从哪处荐来的,你都不必理会,反正,只有你瞧着好了才留下。”

柳乐想,本来王妃该是个达官显贵家的女儿,嫁过来时就会带不少人,不像她,只有一个巧莺。太皇太后是一番好意,怕她在王府感到势单力薄,可她其实并无心培养自己的“势力”,顶好是先熟悉了府里这些人,只要他们不至于背后骂她,就已经很好了。

于是她说:“眼下这些人,似乎也够了,要不然,以后需要了再说?”

予翀点点头:“都由你。不是要一两日就如何,时日还长着呢,慢慢看吧,现在这些人不合适了也能换。”

他已向外走去,又在门口立住说:“不必顾虑,要做什么,只管大手大脚放开去做。银子如何用全凭你做主,你看看前头,若有要改的尽管改,只是不要太过省俭,若一文不取,一分不花,未免有负皇恩。”他带几分揶揄地笑着。

予翀走后,柳乐望着桌上的册子,到底没忍住,先去把他所说记录封地岁入的那一摞翻开。

翻了一翻,她看明白王爷的封田有五十万倾,近二三年虽不是十分风调雨顺,但也没有大饥大馁,减去三分之一后,每年纳的钱粮约合三百三十余万两。数字之庞大令柳乐一惊倘若刚才知道是这个数,她恐怕不敢轻易接话。

账册中间夹着不少罗驰给予翀的公函书信,信上的日期都是最近这半年的,从内容的确看出罗驰办事严谨,心系百姓;同时,柳乐也看见了予翀做王爷的一面:他的病刚好不久,就急着把前面耽搁的事情一一落实都是利于百姓的事。这一来可比他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管用,柳乐对他一下子改观了许多。

她也读了田亩赋税条例,读了好几遍,心中细细一想,对罗驰钦佩不已。她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学问实在浅薄得很,若不经好几个月的学习,别说挑毛病了,根本连和罗巡抚对面讨论都谈不上。

柳乐半含惭愧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