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3)

何呢?

暮色仿佛一块帐子,忽地挂了下来。鸟儿都收了翅膀,整张湖静谧得宛若即将沉睡一般。湖水泛着细波,好像在低声吟唱。莫愁,莫愁。临走时,柳乐又回头望了一眼。很久之后,那片岑寂、哀伤的湖水还映在她眼前。

第91章 晋王爷存心不坏,可我心里也真恨他。

第二天, 柳乐问红豆:“瑶枝姑娘葬在哪儿了?”

“燕王就藩时,把姑娘的棺椁一起带去了,他在王府东面为姑娘修了一座墓园。”

柳乐点点头, 心想该将瑶枝和禹大娘夫妇葬在一处方好, 不过这并非眼下最重要的事, 等将来再设法吧。

红豆瞧瞧柳乐,说:“王妃还在为我们姑娘伤神?王妃是救了我, 我倒是给王妃心上添了包袱, 怪对不住的。”

“不, 不, 你别这样说。”柳乐笑了一笑,“我原本是想知道禹公子那件案子的内情, 实在很感谢你告诉我这些事。”

“那么王妃打算去大理寺衙门?那些人并不好惹。”红豆一边说着一边摇头, “不是我怕事有王妃撑腰,怕什么?但我不愿把姑娘的事再说与人听。而且, 即便我说出来,他们定说我是个疯婆娘,不会承认我的话, 燕王爷也未必会认。”

“我还不去找他们, 更不必把瑶枝姑娘的事告诉他们。”柳乐说。方知微等官员是什么样子, 她心里很明白, 计晨陷于缧绁之时,她就明白了。那时万般求人设法, 遭遇无尽烦难, 最终靠予翀去皇帝面前说了一句话才管用, 如今,予翀却再不能去说这么一句话。对方亦是王爷, 是太后,是皇帝的亲弟弟和母亲,就算皇帝不偏不倚,也得有实在证据才好决断。

“那王妃打算算了,我想王妃自有主意。”顿了顿,红豆又说,“若姑娘是不明不白死了,自然要为她讨个公道,可是,我又想,姑娘会不会真的是自己……”

“她不是。”柳乐有些气恼地说。

“王妃莫急,我是不想王妃和我一样死钻牛角。”红豆微微笑着,把目光转开,“还有一件事,本来我不愿告诉你。”

柳乐看她欲言又止,知道这必定是和予翀相关,说:“请讲吧,任何事都可以直说。”

红豆便道:“姑娘刚知道自己有身孕,还未向王爷挑明,我们两个还六神无主时,姑娘对我说:‘若是不疼,其实死了也没那样可怕。’我吓坏了,问她何来这种念头。

“姑娘便告诉我,在晋王爷临走前,姑娘与他说了好些话。当时姑娘很怕,怕晋王爷不回来,她没用了,燕王爷会杀了她;又怕晋王爷回来她就得做答应燕王爷的事,怕没有胆量去做。晋王爷看出来了,问姑娘为何总是心怀忧愁,或者他可以不去。姑娘说她自小就是这样,总觉得在她身上好事不会长久,又总预感她自己会早早死去。晋王爷劝了她一会儿,说她小小年纪,福寿尽在后头,不该讲这些不祥的话。可姑娘实在太怕了,虽没说出燕王爷,但姑娘把心里的难受全部告诉了晋王爷,说着说着,说得晋王爷也信了。

“晋王爷就对姑娘说:‘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仙道,有通天彻地之术,他说我将来或逢一大劫,恐怕身死而前缘未尽,我问他有无方法可避,他说避是避不了,但传了我一个法儿,待上了黄泉路,喝了孟婆汤,仍可以不忘前世之事,这样在下一世就将前缘续上了。本来我是不肯信他,可既然你也有预感,或许他说的便是你我。如此,你不用怕,哪怕死了,咱们不是还有下一世吗?’

“姑娘说:‘死了便死了,就算能转世为人,从没听说谁还记得前世。再说,我们又不是一日死,投胎也投不到一处,便是记得有何用,还是要失散。’

“晋王爷说:‘不,这种事虽罕见,确是有的,我相信那位道长不是诓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