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此刻吴雅简直怒火中烧,她猜测康麻子宠幸过章佳氏一回之后,就开始喜新厌旧了。

他肯定是想要找新的女子来给他侍寝,所以才会发怒。

她垂着脑袋压下愤怒的情绪,就怕自己的情绪被旁人窥见。

章佳氏即便被皇帝赶了出来,可穿戴整齐之后,仍是毕恭毕敬的跪在殿门口谢恩。

可她一整晚几乎情绪都很低落,只垂着脑袋一言不发。

天刚蒙蒙亮,吴雅和章佳氏二人就入了寝宫内,伺候万岁爷梳洗。

皇帝似乎还没睡醒,只闭着眼睛任凭奴才们伺候。

送走圣驾之后,吴雅安慰了一番泫然欲泣的章佳氏,就继续留在乾清宫上早班。

辰时刚过,皇帝就回到了乾清宫西南角的南书房里看折子。

眼下虽在正月,但各处送来的密折仍是堆积如山。

吴雅端着茶盏入南书房的时候,皇帝正伏在御案前批阅奏疏。

她低着头全程不敢去看皇帝,只谨小慎微的折腰研墨。

皇帝批阅好的奏折墨迹还未干。

御前伺候的宫女还需帮着南书房行走的太监,一道伺候奏折的墨迹干透之后,将折子按照官衔来整理好。

为了推行满汉一家亲,大多数臣子的奏折都是汉字。

御前伺候的都是满女,循例不准学汉字,所以原主只精通满文和些许蒙文,算是半个文盲。

可那些繁体字对吴雅来说并没有难度。

此时吴雅憋笑憋的快内伤了。

此刻她低垂着脑袋,紧紧咬着唇,深怕自己发出毁天灭地的笑声来。

她手里这份奏折是一封奏报折子,而非日常废话连篇的请安折子。

估摸着康熙帝刚才批阅了太多请安折子,下意识自动回复,把这封折子回复了三个大字“朕很好”。

可这封折子,压根不是请安的折子,而是请皇帝过目生丝和棉麻价格的奏事折子。

康熙帝的回复简直牛头不对马嘴。

吴雅垂着脑袋不敢吱声,毕竟原主只是个斗大汉字都不认识的满女。

如果让皇帝发现她认识汉字,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的欺君之罪。

可如果奏折出错被人发现,御前伺候的奴才免不了挨罚。

吴雅顿时头大如斗,她该怎么让皇帝凑巧的自己发现奏折批错了?

兀地,她发现皇帝好像染了些朱砂,滴落在奏折上。

皇帝批阅奏折都用朱批,在国丧期间会用蓝批。

朱批血红般醒目颜色,又恰好滴落在大臣的名字上,很容易让人多想。

此时吴雅盯着奏折上很像血迹的朱砂印记,顿时计上心来。

于是她装作有些惊慌的跪在地上,将那封写错的奏折捧到了皇帝面前。

“万岁爷,这封奏折上沾染了血迹,您龙体可受伤了?”

伺候在身侧的梁九功看了一眼那奏折,只镇定自若的接过奏折,恭恭敬敬的放在了御案前。

“万岁爷,陈大人的奏折上滴了几滴朱砂。”

梁九功瞥一眼大惊小怪,没有眼力见的乌雅氏,她怎么蠢笨的连朱砂和血迹都分不清。

可朱红如血的朱砂,恰好滴落在大臣的名字上,着实会让人浮想联翩。

毕竟在人名字上留下朱红痕迹,代表处决,掉脑袋的意思。

“嗯。”

康熙帝扫了一眼奏折,倏然轻蹙眉,在朕很好三个字之前,加上‘朕知道了’,四个御批大字。

吴雅以为这就完事了,可皇帝竟然还贴心的在奏折上加了一句话:此朕朱批所染,恐汝恐惧,特谕。

吴雅记得历史上原主的好大儿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