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件首饰。
第一次崩溃的时候,她给贫困生写了封信。
原想道声抱歉,我实在撑不下去了。落笔却成了:
<北京有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我的理想学府离我不到四十公里,现在我正努力朝它奔赴。你也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吧?那么,无论多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否则那些以为我们不行的人会到处说:她真的不行。
我宁可被地铁碾碎,也不愿意被人看扁。我分明那么强大、优秀,那么有天赋!他们应该被我的光芒闪瞎,流着泪说:是我狗眼看人低。
请你也这样相信自己吧!要朝着最好的大学努力,我会一直帮助你。>
她没期待回音,所以并未留地址。没想到一个月后,床头上出现了一封信。
问过妈妈,从那颠三倒四的回答中猜了个大概:回信寄到了社区服务中心,上次去学校找她那个网格员给送来的。一并还送了个果篮。
原始信封已经被拆了,现在信封上光秃秃的,只写了个郭绵女士亲启。
巧的是,他也是用火漆封口的。更巧的是,印章上的篆刻纹路和她用的那枚一样。
这可能是少年刻意复刻的他很会用一些小细节博得别人好感。
这封回信就细节满满,似乎每一处都在证明他也像她那样‘强大、优秀、有天赋’。
比如,他坚持用毛笔书写,全篇没有一句话是平直的大白话,逐字逐句都精雕细琢过,文采斐然,流畅精炼。字里行间不卑不亢、不急不躁,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同时,他心思极其细腻,从信中感受到她正在面临一些困境,反过来安慰鼓励她: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