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佛教文化里是功德圆满的代表。只不过很多影视剧里为了能够将妆造做的自然,就都选择了用类似假发一样的形式编成发髻。”

“虽然这可能有悖于佛学最初的设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若是一个光头,因为头盖骨凸起,而形成那样的头型。”

“我觉得这也是人们会选择用近似头发的颜色,去遮盖的一大原因。”

“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说是因为骨骼凸起的说法过于”惊世骇俗“,所以后世很多人都把肉髻,当成了一种得道高人才能梳的发型。”

“所以大家如果实在在意的话,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僧侣在出家后,看破红尘悟道成功后所长出来的头发。”

董乐乐:“可是这样想的话,会不会有涉及到曲解,甚至不尊重宗教文化的风险。”

“关于这点我有特意咨询过。我们都知道佛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宗教文化,所以在佛教中会有很多古印度文化中的形象存在。

所以若是考虑到印度人代表性的卷发,比起所谓的肉髻,我更愿意相信那是自然卷规整后的发型。“

“我一直在想,说我们在进行文物的修复的时候,到底要溯本还原到何种境地。”

“我也想过很多说若以我们现在美术审美,又是否能够契合那个年代的作品。尤其是这一次莫高窟壁画和佛像的修复,以前我修复的很多物件都还单单只是一件文物,但这一次的佛像和壁画,真的涉及到了很多文化信仰方面的东西。”

“我也害怕我修复的结果无法让大众满意。但后来我和仙安市的一位住持讨论佛像修复模板是否合理的时候,住持和我说了一句话。”

“他说无论神佛,都是人们心目中的信仰所化。他们的形象本就已经是人们心目中愿意信服和崇敬的样子。”

“这就好像我们总说神佛有多少多少个金身/化身一样。”

“佛本无相,以众生相为其相。”

“神佛的样子不是固定的某一种形象,而是代表着人们心目中信仰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