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蛋雕现实主义的恐惧

从“花好月圆”到“恐惧灾厄”,这对于大多数人眼中的东煌传统艺术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冷门的挑战。

但好在永安学院的教研组们丝毫没有因为这样背离自己舒适圈的选题而感到不满。

因为她们知道眼下永安学院还有永安主题乐园要做的,从来不是固本守旧的“临摹”,而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创作。

也因此会选择来永安学院就职的,哪一个都不是那种所谓的“老顽固”。

东西好不好需要市场去检验,小众的东西是有可能因为宣传的不足而被埋没。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它们本身就不具备“普适性”。

这是她们选择来到永安学院时就做好的心理准备。

何况现在她们早已不是曾经那种自家关起门来的“内斗”,而是要代表自家传承技艺去与其他“同行”相竞争。

这种时候谁“故步自封”,谁就会第一个被时代所淘汰。

这也是大多数年轻技艺传承者选择来到永安学院的一大理由。但让贾文嫣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她以为这应该仅仅只是年轻群体的想法时。

第一个上交方案的,竟然是永安学院教研组中年龄最大,从业时间最长的单师傅。

单天云是一名来自魔都的蛋雕技艺工作者。

58岁的他是永安学院这一批教研组中年纪最大的成员。

在他身上,老前辈加魔都人的设定,真的很容易让她们这些“外地人”,对其产生一个比较负面的“刻板印象”。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单老师不但是所有教研组成员中第一个交稿,就连他的设计也是让所有人震惊的大胆。

蛋雕是一种在飞禽蛋壳上刻琢成画的艺术形式,其本身对手工艺者的技术和心态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

可与此同时由于蛋壳本身对创作空间的限制,大多数蛋雕作品主要方向,都以精巧细腻的华美为主。

但单师傅的这一次的设计,却完全打破了所有人对蛋雕的刻板印象。

他不但一反常态地在这一次的设计中采用了“破碎式”的蛋壳设计。

甚至还准备在蛋雕的蛋壳中,加入类似“蛋液”一样的“仿制液体”。

人们能够从破碎的蛋壳中,看到一只已经“成形”的“雏鸟”,在那破碎的蛋壳中绝望地注视着眼前这个,本应让它在蓝天中自由翱翔的世界。

虽然此时此刻的教研组所看到的仅仅只是一个平面的设计图,但她们却能够清楚地从那生命的脆弱中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生命的脆弱与残酷,这确实是最能让人感到恐惧的主题。不过这并不是结束,因为单师傅还在这幅残破的“蛋壳”之外,准备了另外两件设计。

那是一对黑白两色的蛋壳。

一边是代表理想的少女,她在母亲与世人的期待下张开了宛如天使一般洁白的双翼。而另一边则是一片泥泞毒沼中的“异性”。

人们只能够从那尚未完全腐蚀的残容辨认出对方的存在。

那是“天使少女”的另一面,只可惜并未在蛋壳中得到完全发育的她,就像是一只会随时破碎的瓷娃娃。

人们能够从她仅剩的面容中捕捉到她的美丽,却又不得不因为她那腐坏变异的身躯而感到本能的厌恶甚至干呕。

“成长……”

贾文嫣不自觉地将视线再次聚焦到申请书的标题上。

成长……这是一个在大多数人眼中再平凡不过的选题。但不同的是单师傅并没有把自己的视角集中在生命的美好之上。

他所指代的是外部环境对鸟儿的影响。

同样的一只雏鸟,在真正用心呵护的引导下成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