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东一趟西一趟,来来回回应酬不暇,等回府人已经快晕了。

而那日应是周老夫人去世一年多,历常珽久违地上门做客,来看望濉安王妃。

也许是不复当年老太君在时那般热闹,人情有变,只过半个时辰,饮了茶历常珽便请辞要走。

结果天上偶然下起滂沱大雨,妧枝回府的马车停在大门前,这位郡王亦恰好在门槛几步之遥处顿住脚步。

只听门口的大房夫人并未留意到他,妧枝连日来堆积的压力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垮。

不复端庄文静,头一次念念不停,“该死的雨,真不及时。”

“改日去了龙王庙,本夫人不仅要骂你,还一分香火也不给你。”

婢女替她打理全打湿的下摆裙裳,直到妧枝抬手,“罢了罢了,回房换衣服去。”

哪想她一转身,没走几步便愣在原地。

没想到还有一位客人就离她不远处,将她刚才的话都听到耳朵里,正面含笑意看着她,而身旁亦有仆人面露吃惊。

这让常以娴雅得体在外展示形象的妧枝窘迫不已。

正好大雨之下,濉安王妃派人来请历常珽,让他等雨停后再回去。

于是解了妧枝当场之急,而等二人再茶厅内重新见了面,方才互通了对方身份。

之后,本以为不会再来的历常珽又登了几次王府的门。

次次妧枝跟在濉安王妃身边都能见到他,就连濉安王妃都惊奇,说这个外甥有心了,来得较为勤。

不过与濉安王妃在一起,这对表姨外甥多是话家常。

聊聊周老夫人在时的事情,也因有这么长一段时日的相交,妧枝和他就算未曾私下交谈几次,亦算得上是曾经的熟人。

就当是朋友,一起逛逛东林寺,也没什么不妥。

“请。”

妧枝应了历常珽的相邀,二人出了观音殿,顺着里面的石板岔路,一路往东边走去。

寺里每个菩萨院都有道路相通,从过往的香客人多走到人稀,气氛本是沉默,直到在一处院子里看见一颗长满绿叶的梨树。

历常珽才开口道:“上回在小姨母家中,看到妧娘子拿出亲手做的梨花膏,想来十分不容易。”

“这在闺中娘子里颇为少见,没想到妧娘子还有这种手艺。”

妧枝:“郡王谬赞了,那是我家学……我阿母会这门手艺,祖翁是乡间一名制药郎,可惜传男不传女,阿母也就只学了些制膏的皮毛,然后才传给了我。”

梨花收集起来是不容易,尤其落花那几日,天色阴沉,偶尔还会有一两场雨水。

光是清洗晒干研磨成粉,都要经历好几场工序。

本来家中资产不多,平日花销也大,平氏想过要找几家药铺,以帮别人制作药膏为名挣点家用。

但一次被妧嵘发现后,踢了她的桌子,说她作为一个妇道人家,不好好勤俭持家,做她的官夫人,却来做这些活计,是丢了他的脸面。

之后平氏便不敢再接了。

“原来是名师出高徒。”

妧枝脸上笑意淡淡,从面无喜色,到面露微嘲,仿佛都被历常珽看在眼里。

突然听见这么一句夸,不禁讶异地抬眸向郡王看去。

历常珽:“妧娘子所做的梨花膏,那日一拿回去,我祖母就用了。说是香气宜人,脂膏细腻,半点不输登鹊楼那些大家做的。”

登鹊楼是妧枝说过,仿照这家做的。

如今被拿来称赞,即使是多活两世,妧枝也略微不好意思。

自夸可以,他人来夸可就虚浮了。

“哪里……”

妧枝:“微薄心意,只要老太君不嫌弃就行